本篇文章1137字,读完约3分钟

2008年,当我们被三聚氰胺袭击时,伤口正在逐渐愈合。但它还没有伤痕累累,含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在2010年初再次出现。我们应该说“潜伏”而不是回来。我们没有理由对此感到乐观。

三聚氰胺版“潜伏”

回顾这则新闻,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10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9个局(部)发布了《不合格乳制品退换货、召回和销毁紧急通知》,强调“及时召回和销毁不合格乳制品,确保不合格乳制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生产者和销售者封存不合格乳制品带来新的危害。”同时,对存放在生产者仓库并从市场召回的不合格乳制品,质检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生产者当场封存登记,并派专人跟踪监督。销毁方法也具体提到:“根据就近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高温焚烧、深度填埋等方法进行销毁。”

三聚氰胺版“潜伏”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相关监管机构的执行权力已经到位,为什么只有召回信息而没有销毁公告?为什么仍然有大量有问题的奶粉通过网络逸出?当时处于生产和终端中间地带的一批问题奶粉没有得到相关部门足够的监管。在问题产品被销售给谁之后,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跟进和实施。这种空白色也直接导致了金桥和上海熊猫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身负重任的官员暂时蛰伏,很快又回来了。它传递的信号是,监督和问责是不够的。

三聚氰胺版“潜伏”

在这里,一个更恶劣的现象是我们不报告我们所知道的。业内人士不会报道他们所知道的。据媒体报道,根据业内资深人士掌握的信息,福建一家饲料经销商表示,截至2009年6月,仍有6万至7万吨三聚氰胺含量高达60%至70%的奶粉库存,他们正试图低价出售给饲料行业。有些地方,相关部门没有上报。早在2009年4月,对上海熊猫乳品厂的调查和处罚就已经开始了,但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它一直对公众保密。

三聚氰胺版“潜伏”

“在去年年底此案被公之于众之前,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曾多次在系统中被点名,但外界知之甚少。”1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发言人公开表示,此案涉及跨省办案,调查持续了很长时间。目前,该案仍在相关司法程序中。这相当于行业集体帮助三聚氰胺“潜伏”。正是由于这些疏忽和沉默,乳制品行业的复苏形势充满希望。

三聚氰胺版“潜伏”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一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三聚氰胺已经导致6名儿童死亡,30万名儿童患病,但这些企业对此视而不见。当生意不景气时,人们怎么能乐观呢?人们的仇恨依然存在,麻木油然而生。快速整改行动,三聚氰胺直接责任人被迅速绳之以法,相关官员被追究责任,问题乳制品被召回和销毁,三聚氰胺被列入质量检查项目。从以上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这也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但如果我们重复这一点,人们的信心将会逐渐消失。

三聚氰胺版“潜伏”

这个行业的问题表明,我们需要的是监督、执法和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众对监管的信心,规范有序地发展这一行业。

标题:三聚氰胺版“潜伏”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