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由于来自国内同行的低价竞争,国内薄膜光伏巨头新奥集团明年在光伏领域的目标是加快原材料本地化,更加关注国内市场。
事实上,新奥集团不仅更加关注国内市场,而且在被切断90%以上的海外销售后,已经悄悄转移到了内地市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会长孟祥安表示,2010年应更加关注光伏产业国内市场的发展。
但问题是光伏产业一直被质疑产能过剩。在年初政府的刺激下,光伏企业开始在国内市场上打拼,新项目陆续上马,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新一轮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即使光伏发电的并网电价可以降到1元/千瓦时,也仍然远远高于煤电的价格。如何开发国内市场?中信证券(600030)的分析报告预测,高成本是目前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短期内不值得大规模推广。
进军国内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光伏产业一直是“三头”,即市场、主要原材料和主要技术都在国外。
这导致国内光伏企业高度依赖外国。根据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但98%以上用于出口。2007年,国内高纯硅材料产量为1130万吨,其中90%仍为进口。据估计,2008年国内高纯硅产量仍有75%需要进口。
结果,在金融风暴的蹂躏下,2008年底,中国有350家光伏企业倒闭,只有约50家幸存下来,许多企业被国际市场淘汰,提高了进入门槛。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公司发现很难获得海外订单。即使是像无锡尚德这样的领导者,去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也只有0.6%,因为库存太大。
因此,2009年3月,中国政府推出了“太阳能屋顶工程”和“金太阳工程”来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光伏产业。孟祥安表示,自第三季度以来,国内光伏产业开始好转,甚至无锡尚德的许多订单都无法收到。
业内专家估计,目前中国16个省份有33个正在建设或计划中的多晶硅项目,预计产量为14万吨。
无锡尚德董事长石表示,国家对国内太阳能建筑的特殊补贴将直接刺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尚德正积极参与国内销售,迎接国内大规模应用时代的到来。
12月22日,无锡尚德成立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新公司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在全中国拓展业务。
新奥光伏也开始更加关注国内市场。10月,鑫奥光伏成为曹妃甸绿色生态城太阳能电动车光伏充电站供应商;11月,鑫奥光伏在上海世博会上中标上海生态学家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标题:光伏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