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7字,读完约2分钟
2009年11月28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们正忙着装运移动式沼气发电机组,这些产品将出口到英国。
“这都是我们独立开发的。只要机组与输气管相连,就可以实现沼气发电。”康达公司董事长沈建山笑着说,“看看我们这边的宝宝,这是一台正在测试的高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我们掌握了高温集热管、反光板、追日系统等关键技术,有望在2010年实现产业化。”
这家公司成立才11年,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拥有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市首批15家上市后备企业之一。
抓住市场机遇
康达的起点不高。1998年,沈建山集资8万元在东莞成立了康达机电贸易服务中心。
当时东莞的电力供应不稳定,很多企业为了一夜之间赶上国外订单,都自带柴油发电机。沈建树抓住商机,获得了国外柴油发电机制造公司的授权,开始生产发电机。
该公司的销售总监王平仍然记得创业的艰难。“当时,东莞很多地方都是田地。再跑一点要两三个小时,常常忙到天亮。”
有了这份努力和动力,康达很快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但沈建树知道,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很难实现长期发展。依靠自己在发电机组研发方面的积累,他们开始向节能产业转型。他们开发了一套路灯节能系统,将注意力转向了“废品”,如稻草、厨房垃圾、畜禽粪便,并利用这些“废品”发电,变废为宝。
沈建山说,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产业链中,康达已经拥有了R&D和发电机组的制造流程,而关键是要延伸到前端。
突破关键技术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康达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一个工程技术中心,招募人才,并加强工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全康告诉记者,他们首先瞄准的是沼气发电机组。沼气中的甲烷含量低于天然气,热值的变化使发电机运行不稳定。起初,进口沼气发电机组价格昂贵,这使得用户难以承受如此高的成本。经过艰苦的研究,他们开发了沼气分离和净化装置和沼气内燃机发电机组。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东莞康达机电:抢先一步谋转型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