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3字,读完约5分钟
1月6日,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灿光电”)总裁刘荣向本报证实,公司确实将获得1.5亿元的融资,“但此次融资仍在审批中,预计本月底会有结果。”刘荣表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线扩建。
目前,华灿光电占据了中国led(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第二大市场,第一大市场是兰斯微(600460)(600460.sh)。巧合的是,1月4日,兰斯微还表示,计划筹资不超过6亿元,这笔钱也将用于项目的扩建。
业内人士认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2010年将是led产业发展的黄金年份。电视、照明和尾灯将共同推动led的快速增长,同时该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
重新募集资金
华灿光电1.5亿元的融资由四家投资机构组成,其中6500万元由中国发展银行和思科系统合资基金投资,3000万元由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idg投资,其余由浙江民间资本组成。
这是美国idg资本对华灿光电的第二轮融资。在第一轮,2008年3月,idg仅投资了7000万元。除此之外,idg共投资1亿元人民币,持有华灿光电约30%的股份。
如果此次投资完成,资本投资基金将持有华灿光电10%的股份。中国投资基金合伙人陈洪武表示,选择华灿光电是为了更加关注公司的团队和技术。“经过了解,他们的技术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团队也有行业经验。”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投资华灿光电,但我以前在idg工作,很早就联系了它。”陈洪武说,他一直对led芯片行业和华灿光电的项目感兴趣。2009年之前,陈洪武担任idg副总裁。
至于未来是否有持续投资的计划,陈洪武表示,这将取决于公司具体的业务发展需要,而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它不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而做任何鼓励未来的事情。他说公司目前还没有提到上市议程。
如果这笔资金如期到位,华灿光电将获得2.7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除了资本注入,投资机构还向企业注入国际经营理念。
目前,华灿光电完整的led外延及芯片生产线已经达到规模,一期产能为每月2万片2英寸外延片。
“此次融资目前仍处于武汉市政府的审批阶段,预计本月底会有结果。”刘荣告诉记者,这一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华灿光电的生产能力为40万千瓦/月,月销售额为2500万元。“这是中国大陆整个行业的前三名。”刘荣说,下一步,他希望今年的生产规模能达到80万元/月,月销售额能超过5000万元的目标。
华灿光电成立于2005年11月。投资者看重的技术团队由许多具有化合物半导体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归国医生、台湾和外国专家组成。
生产的快速扩张
刘荣表示,过去,这个行业失败的投资案例比成功的案例多。然而,由于新应用领域的不断引入,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因此仍将是未来三年的投资高峰。
1月4日,兰斯微还表示,计划筹资不超过6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投资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扩建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与此同时,国内其他led制造商也密切关注产能扩张。去年,萨南光电(600703)(600703.sh)也推出了私募计划,总投资9.99亿元投资超高亮度led芯片和外延片生产线。
一位参与华灿光电的投资者表示,虽然国内外技术差距很大,但如果做得好,将会有很大的替代机会。与下游应用相比,上游芯片技术和资本门槛更高,更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对于下游应用公司,最低投资为50万元人民币,而上游投资至少约为2000万美元。主要上游设备约200万美元。通常,一个公司没有三至五台设备,这并不构成一个规模。”
“投资碳排放的回报是投资者看重的第一件事,行业必须顺应未来趋势。”此外,据该人士称,led产业的核心在于上游芯片,下游应用需要时间,而中游封装则被两端挤压。因此,上游成为首选,有必要寻找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和优秀团队。
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将是led产业发展的黄金年。电视背光、照明、汽车尾灯等。将共同推动led的快速增长,而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随着需求的迅速扩大,许多led外延工厂甚至表示,led芯片将在两年内缺货。
相比之下,由于国内大多数led芯片企业没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国内芯片的市场份额不高。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在于,一个芯片在国外可以卖到2.5美元,而在中国,最低价格只有几美分人民币。
根据科技部的规划,“十城一万灯”led照明示范工程将进入第二阶段,扩大到50个城市的200万盏led路灯。政府先后出台文件,通过财政补贴和财税支持等方式鼓励绿色照明替代。预计2013年led照明的普及率将达到30%。据报道,led可以将电能转换成光能,这可以节省90%的电力。它的使用寿命约为8万小时,是普通荧光灯的五倍。
此外,三星和其他全球品牌争夺led背光电视。
标题:风投新宠华灿光电LED融资扩产两不误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