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6字,读完约3分钟
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大众汽车为中国汽车行业输血的项目从未停止过。奥迪(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成员欣博士以“黄埔军校”为题,生动地总结了大众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
早在1984年,当奥迪股份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联合成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时,就已经将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培养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计划写入了学校建设计划。当时,与德国企业有着传统渊源的同济大学承担了这一使命。据了解,上海大众的许多管理和技术骨干都来自同济大学。目前,同济大学每年可培养近250名汽车专业学生,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将加入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系统,另外三分之一将在中国其他汽车企业工作。 2007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奥迪ag(中国)与上海大众携手在同济大学启动“大众教育基金”项目,并计划在2010年前投资200万元支持同济大学新生,培养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五年级定向委托生。目前,第一和第二培训项目共有42个研究项目,其中包括35个研发项目,7个制造和物流规划项目,共招收了42名同济学生。同时,上海大众任命了40名高级工程师作为专门的“企业导师”,与同济大学的教师一起指导这42名学生,其中有7篇优秀论文诞生。 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大众教育基金的目的是为更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贴近汽车企业实际的实习和研究机会。此外,由于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或社会实践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在此期间产生的成果也有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大众教育基金”是以大众汽车命名的教育基金,但它的贡献辐射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中国社会。 基金成立当年,上海大众在基金下实施了“预备工程师联合培训计划”。在已经开展两个培训项目的42名学员中,有25人加入了上海大众这个大家庭,其他学员与国内其他汽车企业签订了合同,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生力军。 随后,奥迪ag(中国)还在“大众教育基金”框架下实施了“预科专业人员联合培训项目”。根据项目计划,从2008年开始,同济大学将挑选20至25名四年级学生在企业进行暑期实习。实习结束后的第二年,大众将为毕业生提供毕业设计支持,并聘请优秀毕业生到奥迪股份(中国)工作。 与此同时,奥迪ag(中国)将人才培养的范围扩大到了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根据该计划,奥迪ag(中国)每年资助15名同济大学经济困难的新生顺利开始学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名学生得到了帮助。 张遂表示,在第一个三年计划完成后,大众正在制定一个覆盖整个大众集团的计划,新计划将延续与同济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且有可能将这一经验推广到大众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包括长春、大连、成都和南京。“大众已将‘努力成为最佳雇主’列为其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战略目标。坚持发掘和培养本地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是我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
标题:大众:聚焦中国汽车的“树人”大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