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9字,读完约3分钟

跨国制药公司的R&D风险极高。即使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排名前五的阿斯利康公司,也很难承受四种新药在一年内不能同时开发的打击。

两个月前,跨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刚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种已经开发了10年的抗肿瘤药物,在研发的最后阶段被证明不如竞争企业的同类药物有效。一夜之间,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超过10亿美元冲击了水漂。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这不是第一次失败了。2004年,阿斯利康几乎“死亡”,因为四种本应“产生效果”的新药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在2004年和2005年,我们担心公司每天都会倒闭,直到2008年才放缓。”阿斯利康中国总裁尹旭东仍然心有余悸。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根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数据,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医药(600056)市场的份额为27.7%,其中约有25家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占据了这一份额,其余72.3%的市场被8000多家本土制药公司瓜分。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从这个数字来看,与本土企业相比,跨国制药公司之间的竞争似乎不那么激烈。然而,由于大多数业务是创新药物,跨国制药公司的R&D风险极高。即使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排名前五的阿斯利康公司,也很难承受四种新药在一年内不能同时开发的打击。跨国制药巨头竞争的“烟雾”不是在市场上,而是在实验室里。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阿斯利康一直以其创新品牌药物而闻名。在它在中国市场销售的21种药物中,只有4种是廉价的基础药物,其余是走高端路线的创新药物。根据医药行业专业研究机构ims health的数据,阿斯利康在中国医药市场排名第二——在2009年辉瑞收购惠氏之前,阿斯利康一直排名第一。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然而,这一排名并没有完全让尹旭东满意,因为“中国的13亿人口中,只有1000万是阿斯利康的消费者,而我们实际上只占据了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市场。”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创新药物的高价格是阿斯利康大幅扩大消费者基础的主要障碍。因此,随着中国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进,阿斯利康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B计划”:基础药物将成为这家跨国制药巨头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之一。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对于外国制药公司来说,这是利润空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空的外资制药公司。

长期以来,跨国制药公司在华的主要客户是一、二线城市的前三家医院,在高端医药市场具有绝对优势。然而,三年前开始酝酿的新医疗改革政策似乎与这个市场背道而驰。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在2009年8月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307种基本药物中,仅有少数外资原创研究药物,新医改的主要方向是确保基本医疗覆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许多跨国制药公司都采取了降价策略。例如,默克公司将其明星药物的价格降低了50%,成为第一个进入基本药物名单的外资原创药物。有外国药品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企业管理人员表示,如果能进入“目录”,“即使价格降低20%-30%,也是值得的”。在这方面,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空的外资制药公司。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幸运的是,阿斯利康对此有所准备。三年前,阿斯利康中国成立了一个“商业创新与联盟”团队,每年花费1.2亿元人民币尝试分析市场前景。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农村卫生站和社区医院需要什么样的药物?那里什么价格的药品卖得好?地方政府的集中采购将如何运作?……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通过三年的实践,阿斯利康发现四种基本药物在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销售良好,其中最便宜的一种是治疗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倍他乐克,价格为每片50美分。即使与当地制药公司生产的同类药物相比,这一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事实上,在阿斯利康在中国销售的21种药物中,有20种已经进入基本药物名单。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阿斯利康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扩大产能。

阿斯利康此前从未收购过中国本土制药公司。原因很简单:无论从研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来看,当地制药公司对阿斯利康都没有吸引力。

然而,在大力发展基本药物的B计划的推动下,这种局面可能很快会被打破。"在未来一两年内,我们有可能收购当地企业."尹旭东说道。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