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6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Xi 6月12日电陕西省关中平原小麦产区从10日开始迎来了好天气,成熟的小麦开始大面积收获,穿过麦田,伴随着滚滚麦浪和隆隆声。
由于去年初冬和今年春末返青的“双会”,陕西省夏收作物成熟期一般推迟5-7天,收获期相对集中,导致夏收与夏播争时、争工、争水、争肥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仍有1500多万亩小麦需要及时收割,1300多万亩秋粮需要收割。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陕西小麦产区“三夏”期间雨天较多,尤其是6月17日以后,又有一次普遍降水过程,夏收、夏播、夏管的工作时间更紧、难度更大。
为了不错过农时,陕西省在今年“三夏”期间大力推进“机收”和“机播”同步作业,努力实现大部分田地的夏收和同一天夏播,将“三夏”改为“两夏”,实现夏粮高产丰收和秋粮良好种植。
蒲城县是陕西省主要的小麦生产县。在该县春林乡万兴村的麦田里,记者看到两个收割机都在忙碌,种植者在穿梭。57岁的村民李桂霞(音译)告诉记者,她家的小麦先收后播,一天就收完了,“三个夏天”变成了“两个夏天”,一点也没有错过农时。浦城县农业局局长王尚民告诉记者,该县小麦播种面积为95万亩。夏季收获和播种通常持续半个月。现在,机器收割和机器播种的同步操作基本上可以在一周内结束。
今年“三夏”期间,陕西省共投入农业机械80多万台,其中拖拉机25万多台,玉米播种机、机械犁、秸秆还田机等拖拉机农具40多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4万多台,脱粒机18万多台。
标题:陕西努力将“三夏”变“两夏”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