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1字,读完约4分钟

核心提示:丰源集团为完成重组而引入的许多投资基金不仅不再具有以前中央企业的超强实力,还让人担心丰源集团和丰源药业的未来(000153)。

以前的牛郎又来了。

在资本市场耀眼的财富光环下,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吸引投资的强大砝码。然而,一些缺乏政策和区位优势的中小城市显然已经掌握并利用了这一点。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丰源药业(000153.sz)就是一个例子,尽管该公司的所在地距离其大股东所在地蚌埠数百公里。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吸引力不再是强大的大型中央企业,而是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私人资本。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令人担忧的是,蚌埠国资为丰源集团引进的民间资本能否承担起战略投资者未来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角色。

当地政府的算盘

“都是去年的旧黄历。你为什么还问这个?”丰源集团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此前,丰源集团及其上市公司丰源制药有限公司都因集团重组而受到质疑。

大股东股权变更完成仅半年后,相关信息首次披露,甚至让人联想到丰源药业与江苏三友(002044),掩盖了上市前大股东的变更。

令记者惊讶的是,丰源集团似乎并没有被它感动。"重组是去年的事了,没什么好解释的."丰源集团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直接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在密切关注丰源集团重组的上海券商投资银行家眼中,丰源集团的态度并不出人意料。“丰源是国有企业。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独立的企业重组,但实际上政府的作用更重要,因此企业很难对外界说什么。”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记者从上述消息来源获悉,丰源集团的重组可谓旷日持久。

事实上,早在2006年9月9日,蚌埠市政府就与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高新)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同意中国高辛将以现金形式向丰源集团增资。建成后,蚌埠国资将占丰源集团总股本的40%,而中国高辛将占总股本的60%。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然而,上述重组计划最终被宣布死亡。

2006年12月8日,丰源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丰源生化(000930)(000930.sz)的控股权发生变化,丰源集团将2.38亿股丰源生化股份中的2亿股(占总股本的20.74%)转让给中粮集团。上述股份的转让价格为每股5元,总转让价格为10亿元。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此次交易也被市场参与者认为是中国高辛最终退出收购丰源集团控股权的直接原因。通过将蚌埠打造成国家乃至全球生物质经济产业中心,中粮集团显然更有能力开发生物能源和新型生物材料。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中国的高科技来到了新能源项目,如丰源生化燃料乙醇。另一方面,与中粮相比,中国的高科技实力根本不是对手。”上述披露是由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银行家做出的。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收购时,中粮集团的净资产高达243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6.27亿元,而中国高辛当时的净资产仅为28.28亿元,净利润仅为1585万元。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纷纷退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丰源生化与强大的中央企业完成联姻后,丰源集团将中国高辛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失败了。然而,丰源集团的重组过程并没有就此结束。

事实上,中粮集团并不是蚌埠市引进的唯一一家大型央企。

2007年10月,蚌埠市国资子公司蚌埠市投资控股(600649)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向方兴科技(600552)的大股东华光集团引进了战争投资,只是这次是另一家强大的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

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最终,中国建材集团及其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通过华光集团成功控制了方兴科技,方兴科技得以从传统的浮法玻璃行业转型为高科技ito导电膜玻璃制造商。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丰原集团改制疑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