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世博会中国馆的三楼,一片名为“希望之地”的“农田”格外醒目。这个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三角形实验场被晶莹剔透的玻璃包围着。种植在白色椭圆形花盆中的200多丛绿色水稻在白炽灯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如今,这片稻田已经是叶青青了,耳朵开始长起来,长到膝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新作《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让中国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粮仓”。据悉,这批水稻将于9月份收获,亩产将达到800公斤,而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仅为450公斤。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每亩800公斤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希望在未来几年达到每公顷13.5吨(约每亩900公斤)。”盛年时,袁隆平继续着他的水稻杂交梦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仍然触动着这位科学家的心。昨日下午,出席无锡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论坛的袁隆平接受了《中国商报》等媒体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专访。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记者:中国馆的超级稻让每个人都很期待。你和你的团队正在研发的第三代超级稻什么时候能达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有确切的时间表吗?

袁隆平:第二代超级杂交稻达到标准后,我们开始研究第三代。一开始,我建议第三代超级杂交稻的亩产量应该定在900公斤,农业部采纳了我的建议,制定了从2006年到2015年达到亩产900公斤的计划。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希望在2012年前提前两到三年实现第三代超级稻亩产的目标。我今年80岁了,我希望在90岁的时候达到每亩超级稻1000公斤的目标。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记者:你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就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口粮问题。现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产量是多少?除了帮助中国解决粮食问题,杂交水稻技术在哪里发挥作用?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的情况就是这样。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4亿亩,平均每公顷产量为6.3吨。杂交水稻占水稻总面积的57%,平均产量为7.2吨。与普通高产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可增产20%以上,每年可养活数千万人。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为了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愿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这样,如果种植7500万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将增加2吨,粮食产量将增加1.5亿吨。它可以养活4亿到5亿人。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2009年,国外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00万公顷,45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和美国。印度面积最大,有130万公顷,增长15%至20%。越南有1000万亩,每公顷产量为6.3吨,常规水稻产量为4.5吨。最初,它是一个稻米短缺的国家,但由于多年来大规模种植杂交水稻,它成为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国。

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袁隆平:愿做转基因粮食“小白鼠”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