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北京的新医改方案于12日正式发布。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群众医疗负担重的问题。据悉,北京将在两年内投资337亿元进行医疗改革;儿童保健和老年人保健增加了11项公共保健服务,所有这些服务都是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的。

北京新医改微撼“以药养医”

在12日召开的北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北京的医疗改革要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服务北京和全国。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主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茂认为,北京医改方案起步早,起点高,对全国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北京新医改微撼“以药养医”

医疗改革计划吸收了群众的145条建议

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市医改办公室主任韩晓方介绍,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新医改方案采纳了北京市民和外地居民提出的145条意见和建议,并在16个方面进行了修改。群众的一些具体意见将在下一步细化落实或研究借鉴。

北京新医改微撼“以药养医”

为了尽可能充分地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北京医改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原则审议通过,并于4月22日至29日在首都窗口公开征求意见。市民通过“首都窗口”网上提交、市征集办电子邮箱、信函和电话等四种渠道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普遍表示支持医改实施方案,特别是“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的总体目标和改革方向。在此期间,从北京公民、外国居民或在北京的雇员、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员和社会组织共收到990条意见和建议。

北京新医改微撼“以药养医”

在征求的意见和建议中,群众最关心的是如何完善四大医疗卫生体系,相关意见和建议550条,占55.6%。医疗改革部门在总结和吸收了145条意见和建议后,从16个方面对计划进行了修订。修改主要包括:根据群众提出的“大病”和“小病”难以界定的意见,将“小病不离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回归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改为“分级治疗,双向转诊,社区康复”。根据群众提出的“小门诊”纳入医疗保险的建议,增加了“将学生、学龄前儿童和失业居民的门诊费用纳入医疗保险”的内容。据估计,这项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可以减轻群众负担3亿元。增加了以下内容:“探索和实施大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加强医师队伍的行业管理”、“逐步建立全市医师统一考评和监督制度”、“加强急救专业学科建设”、“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薪酬制度,稳步提升中医药实力”。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北京新医改微撼“以药养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