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企业失去消费者信任能走多远? 5月初,当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在大连发表演讲时,一群年轻观众向他扔了两只皮鞋,表达他们对房地产行业“名人效应”的愤慨。
公众人物行为不检点,或者在做违背公众意见的事情时被打倒,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任志强长期以来一直在中国人民中间积累冤屈,他是不是被鞋子冤枉了?
唯利是图与商业道德无关
笔者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多年,有幸与任董事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那时,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可爱的老人。虽然他的外在形象让人觉得有点蓬头垢面,但他说话思路清晰,一点也不隐藏自己的观点。他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近年来,他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赚了很多“不义之财”,但由于他的轻率行为,逐渐成为“公敌”。虽然任志强现象只是一个个案,但在某种程度上,它显示了当前商人的商业道德。
“商人逐利”,这不是贬低商人的商业道德,而是实事求是。在近年来中国房价大跃进的过程中,哪个房地产开发商愿意为了顾及“商业道德”而放弃眼前的巨额利润?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
面对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政府不断出台调控政策。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任志强多次以“为老百姓说话”为幌子,发表言论扰乱人们的视听,支持高房价。
“维护每个人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任志强的表现,从他所属的利益集团来看,是完全正确的。商业道德和唯利是图之间没有对应的逻辑关系。可悲的是,善良的人总是对商人的商业道德抱有太多的希望。
商人的商业道德和自律
任志强是华远集团的董事长。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能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唯一原因。政府出台调控房价的政策显然损害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既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能否“与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显然不可能。
在这一轮政策调控中,任志强没有少发表言论,有时甚至危言耸听,他维护商人利益的“职业道德”一目了然。这可能就是任志强的“可爱”,他不会隐藏自己的商业利益,说自己想说的话。
如今,许多商人热衷于重塑所谓的“中国当代商业伦理”。几年前,包括任志强在内的一大批企业家发起成立了阿拉善慈善组织,2007年任志强还担任该组织的主管。但是我们知道,企业必须为做这样的好事付出代价,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想知道,我们的企业慈善家在慷慨解囊做好事的同时,是否必须在最后报告他们在公司的差旅费?所有这些费用会包括在公司的运营成本中,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吗?
在一个充满虚伪和虚假的商业氛围中,在一个由既得利益驱动的商业环境中,我们期望商人“自律”,在当代中国建立商业道德,这显然太痴心妄想了。我不知道我们的企业家是否能反思任志强被鞋砸后:企业能失去人民(消费者)的信任到什么程度?
标题:从商德看任志强遭鞋砸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