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6字,读完约3分钟
说起中国最著名的创意产业园,上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可以算一个。今年1月14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工作。总书记告诉当地官员,创意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进一步规划园区,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培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现在,借助世博会的东风,上海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八号桥”运营商相关负责人蔡介绍,上海创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世博会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创意产业潜力的大好时机,堪称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由闲置的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八号桥创意园,如今有了“兄弟版”,八号桥二期和三期相继在世博园浦西区的黄金地段拔地而起。蔡介绍,2004年8号桥一期工程建成时,上海还没有旧厂房改造的案例,创意产业也开始发展。相关方在如何搭建这样一个创意开发平台上花费了大量精力。如今,在世博会“孵化”的帮助下,八号桥二期和三期的开发和招商似乎更加省力,整体速度快了5到10年。
“世博会对八号桥二期和三期的总体规划有很大影响。我们选择了这片毗邻世博园区的黄金土地,利用世博会的契机,改善城市面貌,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创意园周边环境的改造。”在招商方面,蔡认为“贴近世博”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
许多专业人士对“世博东风”引发的这一轮“智力创造”非常乐观。负责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馆和美国馆室内设计的国际企业Ekcom的董事总经理斯蒂芬·怀特表示,上海世博会极大地促进了创意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创意智慧聚集在世博园,而且世博园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参照物”,引发了业界对创意产业的新一轮思考。
漫步世博公园,这种创造性的“智慧”正被世界上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审视”。无论是6万根亚克力杆、蒲公英形状的英国馆,还是从上海旧厂房烟囱改造而成的165米高的“世博温度计”,围绕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和低碳高科技的创意理念,世博园的每个展厅都是未来城市的创意产业,无论是图片、文字还是实物。
世博会的“智慧”带动了一批企业的发展。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0月,上海创意产业总建筑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吸引了4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因创意聚集了近70亿元的社会资本。
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利用世博会机遇成功“孵化”。上海佳秀实业就是其中之一。这家上海“本土”中小企业,以“低碳世博”和“非遗产”为特色,为上海世博会设计和生产特许产品。目前,已与江苏、浙江、天津的近20家工厂联合开发生产了130多种世博特许产品。佳秀实业董事长张建军认为,世博会不仅是世界将上海视为创意热点的机会,也是中国创意企业走向世界的平台。
专家们也非常关注后世博时期创意产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专家格雷姆·埃文斯(Graeme Evans)在相关的世博会论坛上建议,上海乃至中国应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契机,加快创意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后世博时代继续关注创意产业的发展。这里的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世博会作为一个创意舞台,今年,上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在“双喜临门”下,上海必将迎来新一轮创意产业发展高潮。
标题:世博孵化中国“智”造 创意产业“化蛹成蝶”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