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该所研究人员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技术已于本月下旬在北京通过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的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新一代dmto-ii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成功研发,将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竞争力和资源利用率,对于充分发挥中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中石油(601857)资源短缺,发展新型煤化工制烯烃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中国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Dmto-ii技术成果鉴定委员会表示,dmto-ii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技术指标先进,是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又一创新,是产学研成功合作的典范。dmto-ii的工业试验获得了大型商业设计的基础数据,为dmto-ii大型工业生产设备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dmto-ii技术的工业推广应用。

中国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Dmto-ii技术由山西煤化工集团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牵头,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试成果为基础,与中国石化(600028)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联合开发。在陕西省华县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烃试验基地进行了日产50吨甲醇的工业试验。从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该测试装置分两个阶段进行测试,已完成800多个小时的运行测试。本次工业试验使用了工业生产专用催化剂,试验证明该催化剂性能良好,磨损率低。

中国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据报道,烯烃是石化工业的基本原料,下游产品是广泛使用的聚烯烃塑料制品。烯烃工业的规模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但它一直依赖石油资源进行生产。中国石油资源匮乏,烯烃产品供需矛盾突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因此,开辟一条新的烯烃生产资源路线是一项长期的挑战,煤制烯烃的技术瓶颈在于甲醇制烯烃。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在这项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技术成功开发。神华集团公司利用dmto技术建成年产60万吨聚烯烃的工业装置,目前正准备投料开工,这将为利用煤炭资源生产基础化工原料开创先例。

标题:中国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