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个主要生产县主要农产品(000061)的最新价格变化数据显示,与4月上半月相比,4月下旬食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

与4月上半月相比,籼稻原粮增加了1.11%,达到2.13元/公斤;茎秆米原粮增长1.46%,达到2.57元/公斤;玉米价格上涨1.54%,至1.99元/公斤。

以前,西南地区受干旱影响地区的粮食价格上涨,但西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的15%,对全国粮食供应影响不大。然而,进入4月份后,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大米市场价格的上涨趋势并不疲软。

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 二季粮价稳中有升

“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上没有粮食,粮食来源被企业和大集团控制。他们对市场上的食品价格持乐观态度,所以他们在市场上更积极地购买。在控制了粮食来源之后,市场上的其他粮食来源减少了,没有粮食的企业仍然在积极采购,从而推高了粮食价格。”中国大豆网大米分析师李景涛告诉记者。

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 二季粮价稳中有升

目前,东北市场粮食资源短缺,大部分都在加工企业手中。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供应紧张共同推高了粮食价格。

“去年,国家领导了公司,今年情况有所改变。”一位食品系统官员告诉记者,当企业以高价购买食品时,农民将获得利益,国家将顺其自然。“但我没想到后期的人为炒作会如此激烈。”。

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 二季粮价稳中有升

三大巨头试图抬高主要产区的食品价格

由于中国粮食年年丰收,保证粮食供应没有问题。然而,一些地区的食品价格仍在不同程度地上涨。

以黑龙江建三江地区为例,粳稻收购价格从4月初的2430元/吨上涨到月底的2600元/吨。然而,东北其他地区的市场情况基本相同,大米价格大幅上涨。

“中国东北和江苏的粳稻价格都处于历史高点,与南方粳稻的价差已被拉至500元/吨。”李景涛告诉记者。

如此大的价差,李景涛认为主要原因是全国粳稻库存相对较少,一些临时库存已经基本耗尽。现在,中央储备粮已经定价出售。

正常情况下,销售区域的粳稻增长超过60元/吨,国家将及时将储备粮投放市场,并投入销售区域,以稳定市场。

然而,目前,国内通胀预期正在飙升,今年的粮食不是由国家储备控制,而是大多掌握在企业手中。

据一位熟悉北方粮食市场的人士透露,东北粮食市场前几年由北大荒(600598)经营,今年中粮集团和怡海集团也进入了北方市场。

“三大企业已经形成竞争,纷纷进入市场积极采购食品,这使得很多市场参与者看好市场前景,价格自然会很高。”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鉴于对产粮区企业的收购推高了粮食价格,国家在今年春节后出台了限制性政策。例如,中国东北的粮食不是卖给生产区,而是卖给销售区,粳稻被拍卖到北京、天津、上海和福建。

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 二季粮价稳中有升

同时,贷款限制在生产区实施,由当地食品部门监督。如果一周内粮价上涨超过60元/吨,当地农业发展银行将不再向企业发放贷款,从而限制企业提高当地粮价。

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 二季粮价稳中有升

“这些政策在防止企业囤积食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以上分析,由于今年全国粳稻库存相对较少,为了控制市场的稳定发展,确保市场安全,国家将进入粮食市场进行收购,并与企业竞争,以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库存,所以价格会上涨。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 二季粮价稳中有升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