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7字,读完约3分钟

在实践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将很快为学习树立一个现实的榜样。

目前正在起草《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标准》。实施了近五年的闵行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最近得到了高层指示,并将在全国推广。此前,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和卫生部有关领导已经访问了上海。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实行药品集中采购,运作方式为“一个产品、一个监管、一个工厂、一个配送”,避免了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对临床用药和医院用药的返利促销。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闵行模式是医药反商业贿赂的直接结果。2005年8月,上海市闵行区对政府部门集中采购的中标药品进行了联合评选,同一产品规格只选择了一家生产企业和一家经销商。第一批集中签约药品从改革前的3000多种减少到1906种,经销商从43家减少到10家。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该模型直接指出了基本药物招标中的隐患——同一规格的药品有多个中标企业,有的多达二三十家。"谁对使用哪种药物有最终决定权?"闵行区卫生局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小组组长吴东辉指出,这给空留下了回扣推广的空间。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对于同一种常见病,不同的医院,甚至同一家医院的门诊和住院部,使用不同的药品,“一厂一配”很容易解决问题。此外,“招聘”和“采购”的结合是其本质:医院为制造商提供单一来源的承诺,每个产品规格都有明确的采购数量。吴东辉说:“目标很明确,所以‘二次晋升’是不必要的。”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通过汇总各医院前一年的使用数据,确定改革后首次招标采购的药品数量;2008年底,实施了供应链管理改革,将医院库存数据向制造商开放,由医院和制造商分别确定药房库存的下限和上限。当库存不足时,系统会自动生成补货订单。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制造商和经销商应由各医院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确定,并根据评选系统提供的评分结果,参考药品质量、临床反应、企业声誉和服务等。

吴东辉介绍,闵行区“一药一厂”是在上海药品集中采购的基础上选择的,上海的年度招标保证了中标药品的质量;但是,闵行区一年的药品采购总量超过7亿元,每种药品只有一个生产厂家不会导致生产厂家垄断市场。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专家委员会是根据要购买的不同药物随机选择的。成员人数不固定,召开时间紧迫,召开原因事先保密。参与投标的制造商和经销商没有时间“准备”。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在评选过程中,摒弃了常用的无记名投票方式,专家在纪委现场监督下公开发表意见,决策时“少数服从多数”。"这个过程是完全透明的,任何专家都不会拿自己的名誉冒险。"吴东辉说道。

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闵行模式是闵行区医药分开改革的核心部分。闵行区卫生局局长徐苏表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品,从而获得合理的补偿。

为此,闵行区完善了收支两条线、第三方结算、严格监管等配套改革。区卫生局成立了药品购销活动监督员小组,每月对前10名药品和医务人员进行统计汇总,剔除闵行市场异常消费药品。近4年来,共查处不合理用药26例,更换药品300多种。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闵行“榜样”:药品招采合一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