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0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从铁矿石谈判的失败中总结出了另一个教训:缺乏财力。4月29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缺乏财力是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
5月6日,招商局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专家陈可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铁矿石价格金融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最近,媒体报道称,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股东由国际金融资本控制,但淡水河谷由国内养老基金控制。
铁矿石谈判不再是钢铁行业之间的简单事情,谈判结果更难以反映市场上买方钢铁企业的基本利益,包括汇丰(HSBC)、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花旗集团(Citigroup)等国际金融领袖的利益。
“目前铁矿石的议价方式基本上是铁矿石供应商和需求方(钢铁企业)之间的直接议价,双方签订合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大多数初级产品(大宗商品)一样,铁矿石议价不可避免地被金融化,即通过公开招标等新的市场手段确定交易价格。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陈可辛告诉记者。
目前,与三大矿山强大的财务背景相比,中国钢铁企业显得比较薄弱。钢铁企业积极参股国内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方面仍存在“产融结合”。权力更大的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等主权基金未能在铁矿石谈判中发挥作用。
在一次采访中,《中国产经新闻》的记者听到业内有很多这样的声音:中国的有关方面应该利用好这种情况。由于铁矿石价格金融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相关部门,如监管部门、主管部门、钢铁企业、贸易企业等。,应积极参与新市场的交易、新市场规则的建立、监管等。
“或者,未雨绸缪,为我所用,为我所有人。不要违背市场,反对市场是徒劳的。”陈可辛说。
如何实现铁矿石价格的金融化?陈可辛告诉中国产经新闻:首先,促进铁矿石市场的全面发展。现代铁矿石市场应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上,仍然有必要在有效监管的条件下实行公开操作。包括交易主体的数量等。,不设高门槛,只让少数单位或企业垄断经营。事实上,市场问题不能靠计划经济来解决,所以我们应该改革开放。
第二,适时建立铁矿石期货市场。随着现货市场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将建立铁矿石期货市场提上日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次实现铁矿石的长期协议价格。最重要的是让中国这个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真正拥有议价能力,或者部分获得价格决策权,并真正参与铁矿石价格的博弈。
第三,支持中国金融机构的参与。现代商品市场,尤其是金融商品市场,离开金融机构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有必要鼓励和支持发展银行、投资银行等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包括市场分析和预测在内的实际交易活动。国家主权基金也应该参与进来,实现外汇储备的部分物化,包括铁矿石的物化。
第四,人民币汇率逐步实现自由浮动。一个国家的商品市场和金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本币汇率自由浮动,实现完全可兑换。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是时候进行一个渐进的过渡了。这也应该是中国金融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实现铁矿石价格金融化的重要条件。
标题:铁矿石谈判背后是金融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