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1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一家正在大步前进的公司,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燃烧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人们关心的是这家优秀公司对“伟大”的渴望能否在疯狂的增长中实现。

5月1日,宁站在世博会浦西园区中粮集团(以下简称“中粮”)的柜台前,做了一名销售员。他手里拿着饮料招待游客。在他身后是一个巨大的中国地图形状的展示框架,上面展示着印有“中粮”字样的各种食品。“这是‘福临门’米饭,金帝巧克力,五谷岛的方便面……”在“食博会”大厅里,led显示屏反复讲述着中粮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这是向世界展示中粮集团“米面油、肉、蛋奶”整个产业链布局的一个小窗口。

中粮的“米业”速度

人们还记得,从2004年底“空坠落”开始,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就一直在为这个产业链长而复杂的巨头寻找最合适的商业模式。最后,他提出了“整个产业链”的计划。舞台上的第一步是一系列闪电收购。2009年2月,中粮集团正式接管破产的谷物道场,涉足方便面领域;两个月后,投资40亿元在北方建立一个粮油基地;同年6月,该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越货”果汁,同时在新疆林业和果业投资20亿元;7月,联合厚朴基金收购了蒙牛20%的股权。

中粮的“米业”速度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的同时,中粮集团主要业务的产能也在高速扩张。“中粮集团围绕整个产业链的并购和发展速度惊人。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稻米产业,外界称之为“稻米产业速度”智道咨询总裁张凯表示:“中粮集团就像一列高速列车,而米业是火车头。”据悉,2004年之前,中粮集团自身的产能为零,现在其自身的产能已经超过50万吨。今年,中粮集团将在这一领域投资20亿元人民币,增加150万吨产能,这意味着产能在一年内增加了两倍。中粮米业总经理杨红向经销商提出了“销售65万吨,覆盖6万家终端店”的渠道建设目标。

中粮的“米业”速度

2009年初,宁设定了杨宏鼎五年内在国内大米市场实现100万吨销量的目标。现在,宁已将这一目标转变为在五年内实现200万吨中粮大米的国内销售规模。宁高宁曾毫不掩饰地称赞:“我没想到杨红这么快就做到了。”4月13日,中粮米业公布2009年业绩,实现销售业绩34.8万吨。不过,于旭波表示,中粮集团希望进一步提高其销售目标。“200万吨的目标是不够的,这个目标应该提高。中粮集团每年的商品粮产量为4000万吨,应该至少占据10%的市场份额。”。于旭波不是玩笑。中粮集团已经为此目标做好了准备。今年,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宁夏等水稻主产区投资10多个水稻加工基地,总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确保上游原粮得到控制。收购中谷粮油集团后,中粮集团也成为中国粮油集团。去年11月,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投入运营,这是中国第一家港口大米加工厂,总投资3.14亿元。

中粮的“米业”速度

杨红说:“中粮集团的大米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其他公司的十年计划。”“这是我们一开始设定的目标。”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中粮的“米业”速度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