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和国家鼓励并购的背景下,中外汽车企业正抓住机遇,通过扩大生产或建立新的合资企业,掀起新一轮合资热潮。
其中,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的跨国汽车公司,如日产(Nissan)和大众(Volkswagen),已选择扩大生产,而发展不顺利的马自达(Mazda)和标致雪铁龙(psa)则选择重新启动炉灶。在此过程中,东风、长安、一汽等国内汽车企业也表现积极,力争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获得更大优势。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似乎照亮了这一轮合资的前景,但在未来两年左右,这些新项目将集中于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到那时,不朽者将会是那个能渡海的人。
繁荣
5月8日,东风日产计划已久的第二家工厂在广州花都正式投产。新工厂总投资50亿元,设计能力为24万辆,预计将于2012年投入使用。届时,东风日产花都厂的设计产能将超过60万辆,成为日产全球最大的海外工厂,东风日产也将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事实上,东风日产去年生产了超过52万辆汽车,设计产能为46万辆。襄樊工厂产能为10万辆,新工厂投产后,东风日产实际总产能将扩大至90万辆。
巧合的是,大众自发布“南方战略”以来,一直计划在广东新建两家工厂。上月下旬,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计划,称将在该项目及其他相关项目上投资约16亿欧元,主要来自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据报道,这两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将超过20万辆,也计划在2012年投入运行。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认为,大众“南方战略”的各项举措都是“好事”,起到了相互促进、带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目前,这种激励和推动作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扩大生产得到了体现。
与此同时,广汽本田(一家在华南成立的合资汽车公司)不能坐视不管。预计本月底,广汽本田将正式宣布扩大产能的计划。本田在中国市场一直很谨慎,这一扩张表明它对中国市场有了新的考虑。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未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近50%的增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中国发展顺利的大众、日产和本田等外国汽车公司选择扩大生产,以应对日益突出的产能瓶颈。
然而,一些发展不顺利的汽车公司选择了开一个新的炉灶。5月6日,psa和长安汽车宣布他们已经签署了在中国建立汽车合资企业的意向书。此前,psa只与东风集团在中国有合资企业(市场、信息、评论)。
此外,马自达还表示,将退出长安福特马自达合资公司,单独与长安集团建立新的合资公司。
在此之前,菲亚特已选择与广汽成立合资企业,成立广汽菲亚特并返回中国。今年4月,菲亚特发布了一项计划,称其将于2014年在中国实现30万辆汽车的产能,其中包括克莱斯勒的产品。根据计划,2011年,广汽菲亚特在长沙的新工厂将正式投产。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去年国家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强有力的一击。借助东风政策和市场力量,中外汽车企业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这直接促成了本轮合资热潮。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车企扩产赢者谁 两年见分晓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