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0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1-4月,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实现了“V”形逆转。然而,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却给这个美丽的数据泼了一盆冷水。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17日发布的数据,从1月到4月,全国造船完成量为18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4.9%;新承接船舶订单1277万吨,同比增长12倍;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8458亿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1.9%。
作为衡量造船业发展的三个重要指标,1-4月份的数据似乎表明中国造船业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严冬。然而,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昨天在一份题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船舶工业的经济运行》的报告中表示,从数据来看,中国第一季度新船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5倍,但这一高增长是基于去年同期极低的订单,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37.2%。事实上,航运市场的低迷并没有改变。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报告,今年1-3月的月平均订单量一直保持在200多万载重吨,新订单难觅的局面仍在继续。
此外,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高了钢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造船企业的成本压力。据报道,根据目前新船价格,钢材成本约占造船总成本的35%,钢材价格每上涨10%,造船成本将增加3.5%。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jfe钢铁有限公司开始与韩国两家主要造船企业就第三季度装运的船板价格进行谈判,寻求900美元/吨的报价。据记者了解,中国几大造船企业也从日本采购货物,包括南通中远川崎。如果日本钢铁公司对韩国的价格上涨,中国造船企业也不会幸免。
事实上,造船业最大的需求来自贸易,贸易量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尽管世界经济已经见底,但世界贸易量仍难以与危机前的水平相比。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航运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34亿元,同比增长16.5%。由于去年基数较低,16.5%的增长率很难解释这个问题。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介绍,新船价格的走势已经从“快速下降”转变为“缓慢下降”,但这种局面能否持续,或者说船舶价格是否已接近底部,还有待观察。
标题:船市“低迷路”还有多远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