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7字,读完约3分钟
在从上海大众保险有限公司获得217万元赔偿后,微软最近再次在中国发起反盗版运动,目标是以东莞动态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网吧行业..一些业内人士称,如果动态网络败诉,东莞1056家网吧将向微软支付约1亿元的版权费。
自从微软在中国登陆的第一天起,盗版就一直伴随着,但是为什么微软的反盗版行动到目前为止还如此频繁呢?这背后有什么隐藏的秘密吗?
“盗版和反盗版实际上是微软手中的两件事:首先利用盗版,击败竞争对手,占领软件市场;然后利用反盗版和法律威胁来促进销售。这就是微软的所有销售策略。”一些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的记者。
从1992年开始,凭借操作系统的优势,微软办公软件word正式进入中文处理软件市场。与此同时,与微软相关的盗版软件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燎原之火。在鼎盛时期,它甚至占据了国内软件市场的90%以上。
反过来,盗版软件的流行让中国网民高度依赖微软系统。相反,从wps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本地软件的使用一直比较缓慢。大约在1994年,在微软的影响下,年销售量超过3万台的wps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金山最困难的时候,wps97只有四个坚持开发的程序员。
“这是一种营销策略,利用盗版软件来扩大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增加了,企业的品牌效益也出来了。”中国银行律师事务所律师董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进行了分析。
董认为,这一方面暴露了市场监管秩序和法律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说明品牌本身的维权措施不到位。生产正版产品的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版权局不能完全鉴别真假产品。
“当微软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盗版毫无用处时,微软就会把它赶走。”然后打出正义的牌,以侵权的名义赚取高额利润。”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it专家方兴东也告诉媒体,微软对侵权企业的诉讼不是简单的索赔,而是销售正版软件。“微软在中国80%的收入都是用反盗版作为压力,迫使企业付费,这确实是一个例子。”在这个模型中,你不仅要看到217万元的索赔额,还要看到几千万和几亿美元的年收入,并且销售和罚款并重。客户在微软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4月底,微软与昆明200多家网吧签订了操作系统软件采购合同。
董强调,微软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做法需要首先得到肯定,而且它比未经授权使用黑屏或其他私人制裁更具合法性。问题是它的索赔额显然太高了。“微软的反盗版诉讼权利保护不能迫使企业和司法机关接受其软件垄断的高价!”
在提起诉讼之前,微软还要求东莞网吧统一购买windows批量正版产品和办公软件。然而,根据报价,一个拥有200台电脑的中型网吧需要投资近87万元才能实现正版,这让很多网吧业主感到无法接受。尽管从那以后已经进行了几次谈判,但都以失败告终。
董认为,应对微软反盗版诉讼的首要策略是进行反垄断辩护。在微软的反盗版诉讼中,损失金额是根据微软软件的市场公开售价计算的,而微软目前实施的全球统一价格远远超出了中国用户的可接受水平。如果法院完全支持微软的主张,就相当于认可了微软软件价格的合法性,这对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针对微软的执法裁决非常不利。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也可以作为反垄断执法的证据。
“微软的反垄断监管没有问题。关键是要采取什么措施,是强行降价还是其他方法,这很难判断。”董对说道。
标题:盗版与反盗版:微软手中的两枚棋子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