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1字,读完约2分钟

金融危机后,大量1987-1990年出生的员工涌入富士康,富士康原有的企业文化面临着势不可挡的局面。富士康犯了一个数十亿美元的错误,这很容易浪费了80-84一代人。这是一个缓冲层。事实上,80-84岁的一代基本上可以认同老式的管理者,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理解下一代的想法,继承过去和未来

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连续11次跳跃!富士康似乎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指责,几乎每个人都坚信这家公司是一个隐藏着阴暗场景的血汗工厂。

然而,矛盾的是,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是一个“血汗工厂”,无论是一个记者谁一直卧底28天,或各种调查小组一直走来走去。我认识的一个记者朋友(不是这本杂志)带着一种愤慨和热情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但最后把msn的签名改成了“富士康是一个血汗工厂,那么中国没有一个工厂不是血汗工厂!”

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更矛盾的是,富士康的门口挤满了像市场一样排队求职的人,有数百人,而且在频繁“跳槽”后仍在增加。为什么?

“十一连跳”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层面。到目前为止,公众讨论已经上升到产业结构、新生代、社会和中国的问题上来了!然而,这种无限制的扩张没有实际意义。需要正视并给出明确答案的是:富士康管理层哪里出错了?

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千禧一代”冲击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制造业。

依靠被剥削工人的汗水和汗水,毛利只有2%-4%,试图支持一个“世界500强”是一个幻想,它在全球信息技术行业排名前十,在电子行业排名第一。制造业从来都不是低端的,它总是高科技的,特别是像富士康这样做odm(委托设计和制造,甚至直接根据客户模糊的需求设计和制造产品)的企业。大多数所谓的“中国制造”在我们眼里只能算是初级产品加工。

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其次,我们应该理解富士康年增长率超过30%的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三条腿支撑——一种独特的全球ecmms(光、机、电垂直一体化)商业模式;创造这一增长奇迹的员工所认可的企业文化,以及基于企业文化的各种管理制度;世界级的专利和技术储备(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年度全球专利排行榜前20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相关主题:

用老虎的眼睛看企业——富士康的“跳门”

标题: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