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成功的首席执行官也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演员."郭台铭在2002年10月上海高盛科技论坛上的演讲中对此给予了赞扬。
当时,郭台铭在讲话中说,为了让客人吃饭,他把幻灯片的页数从100多页减少到了8页,但“页数减少了,但质量没有变。”
为了证明他说的是真的,郭台铭从口袋里拿出最薄的富士康生产的摩托罗拉手机,在地上摔了三次。观众们都很惊讶,但郭还是向他的朋友、思科中国总裁杜加斌打了个招呼。当掉在地上的手机响了,郭台铭露出了自豪的微笑和眼神。
2010年5月26日,郭台铭接受了数百家媒体的采访。在1000多人面前,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我很抱歉,很遗憾,但我感到遗憾。”郭台铭说,许多员工自杀是因为经济和情感原因,这些原因与他们的个性和情感密切相关。该公司还表示,这与该集团的管理风格和工作压力关系不大。
“N-jump”突出了公司在多年快速扩张后累积的劣势的可怕爆发。
天花板亮点:金融危机成为转折点
5月2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富士康频繁“跳楼”事件引起了惠普、苹果等美国公司的关注;苹果将在不久的将来向富士康派遣一个独立调查小组。
惠普(Hewlett-Packard)和苹果(Apple)等知名制造商是富士康的“衣食父母”,尽管这些“衣食父母”在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海啸中只是压缩订单,尽管这些“衣食父母”给了富士康极其严格的订单——没有材料,只有加工。
“没有生产,人工成本占铸造企业总成本的60%以上;对于包装材料的生产,人工成本仅占总成本的30%左右。”一位铸造行业的权威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很明显,富士康的利润来源过于依赖对员工劳动力成本的压缩和控制。"
当然,郭台铭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大约在2000年,当富士康开始爆炸时,铸造行业的行业利润率超过20%,现在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是5% ~ 6%。”上述代工行业的有关人士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富士康在不断以低价获得订单、扩大业务、成为“全球代工之王”之后,已经将自己推向了死胡同:虽然规模庞大,但利润率却薄如蝉翼。
富士康国际发布的2009年财务报告(02038。2010年4月,富士康(Foxconn)的子公司、全球手机代工巨头香港(HK)的收入为72.41亿美元,同比下降22%,净利润为3962万美元,同比下降68%。2009年上半年,富士康国际也遭受了亏损,这是自郭台铭创业30多年来,富士康高速增长后的首次下滑。
财务报告还披露了另外两个引人注目的数字。
2009年,富士康国际产品的毛利率降至5.9%,相比之下,2007年为9.2%,2008年为6.9%。
与2008年相比,富士康国际的员工数量增加了9.7%,但员工总成本下降了28%,人均成本下降了34%。
根据富士康官方网站的数据,1998年营业额为26亿元的富士康以每年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08年集团营业额达到4207亿元。
郭台铭在企业中常说,企业的年增长率应该在30%以上。虽然网站没有披露富士康集团2009年的财务报告,但要大致与2008年持平并不容易。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富士康和郭台铭终于遇到了“瓶颈”。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富士康变形的“教导力”如何纠正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