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9字,读完约3分钟
5月28日,亚洲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在江苏如皋港荣盛重工码头正式登陆。
出席仪式的荣盛重工总裁陈强表示:“董事会已经认识到船舶市场的高低。因此,海洋工程部门也被纳入发展计划,钻井模块和海洋工程船舶项目相继启动。”
事实上,这已经成为江苏造船企业的共同选择。远在荣盛之前,著名的航运公司如中远船务、中远川崎、威盛重工等。,位于江苏,已经开始进军海洋工程行业。
5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南通而言,我们将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在当地企业和政府眼中,对海洋工程的巨额投资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盈利的希望,不会像造船业那样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航运企业转型
28日日出码头的201号海洋石油只是荣盛参与海洋工程的第一步。
据陈强介绍,荣盛重工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开工,预计2011年投产。“未来,荣盛将扩展到四个业务领域:造船、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和建筑机械。”
荣盛的转变力量来自其对海洋工程未来的乐观看法。由于海洋工程的驱动因素是世界陆地新资源枯竭对海洋油气开发的需求,全球深海石油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海洋工程的中期增长优于造船。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姜表示,海洋工程产业“将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前,分布在江苏省长江沿岸的中远船务、中远川崎和武钢重工都已涉足海洋工程行业。
其中,中远船务早在2007年就进入了这个朝阳产业。据南通市科技局向本报提供的资料,“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手头的海洋工程订单高达30亿美元,占国内海洋工程产品的三分之一”。
一位与中远船务关系密切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09年,中远船务仅动用了集团公司不到1%的资产,创造了集团公司80%的利润。
而其他已经进入海洋工程行业的企业同样有利可图。根据南通市经济委员会向本报提供的数据,在海洋工程方面,2010年第一季度南通市11家造船企业的总产值为52.9亿元,同比增长36.4%。
丰厚的回报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转向海上工程行业。陈强表示:“未来,我们的海洋工程和电力工程业务将力争实现公司运营收入的一半。”
政府推动
企业转型的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推动。
江苏省政府非常支持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海洋工程作为100个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南通也被定位为“世界级的大型造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
根据南通市政府规划,南通将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造船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11年造船能力超过12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
目前,南通还建立了江苏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盟,并积极争取建立江苏船舶工业技术联盟。此外,江苏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海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五家R&D省级机构也已落户南通。
“海洋工程将成为南通极具影响力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南通市政府在给江苏省政府的报告中说。
南通只是一个缩影。在江苏省的主要造船基地,如扬州、台州,当地企业也在政府的推动下迅速进入海洋工程行业。
标题:政府力推 熔盛重工进军海洋工程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