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7字,读完约4分钟
铁矿石巨头和日韩钢铁公司已经敲定了谢场矿的季度定价。尽管欧洲和中国的钢铁公司尚未做出最终声明,但在我看来,谢场矿的季度定价是无法改变的。欧洲和中国的钢铁公司最多只能在一些技术细节上有一些讨价还价的空间——现货基准是什么,买方可以获得多少折扣,以及不同品种之间的质量差异有多大(这些仍然非常重要)。因此,现在是时候展望这一重大变化对中国钢铁市场的影响了。 龙协会的供应体系并没有崩溃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这一变化并不是龙铁矿石协会供应体系的完全崩溃,中国的铁矿石供应也不会从此完全转向现货市场。因为长协矿合同首先是一个在特定时期内维持一定数量铁矿石供应的合同。这一变化只是谢场矿供货合同中的部分条款——“定价机制”的变化——谈判数量矿石的定价机制从原来的一年改为一个季节。 强调谢场矿系仍然完整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对于以高炉技术为重点的钢铁企业来说,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谢场矿山使钢铁生产商避免了巨大的风险和经济成本,同时也确保了供应商获得稳定的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种双赢的结果使得双方都不会轻易放弃长期供应合同而转向全面现货交易。不仅如此,由于这种双赢的结果,供应商通常愿意在现货价格的基础上给主要客户一定的折扣。 钢铁企业不会“面临灾难”,但季度定价既有缺点也有优点。 首先,当现货市场价格频繁变动时,长期价格的波动频率也会增加;第二,过去享受长期供应的钢铁生产商今年将一次性大幅提高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这一变化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影响绝非普遍;影响力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尤其是自产矿石比例较低的钢铁企业。然而,大多数私营钢铁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将现货铁矿石作为其主要来源,这并未受到这一变化的影响。 实施季度定价对中国钢铁企业无害。从价格角度来看,首先,铁矿石现货价格不可能和往年一样,基本上是单边牛市。像任何现货市场一样,如果有上涨,就会有下跌。当现货市场价格下降时,季度长期价格也会下降;第二,在我看来,中国粗钢产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极点很可能就在眼前。一旦中国钢铁业停止快速增长,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可能会出现适度逆转。应对这种可能的市场变化的季度定价显然对需求方更有利。 季度定价将大大降低长期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差价。这将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近反复强调的“整顿铁矿石流通秩序,减少贸易商数量”变得没有必要,贸易商将不再因为“买卖”而成为铁矿石高价的替罪羊。这将有助于我们找出中国钢铁市场真正“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大多数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将受到强烈冲击,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但这永远不会是一场“灾难”,它会立即崩溃。首先,成本可以通过提价部分转移;第二,谢场矿仍将有适当的让步(虽然幅度已经大大缩小),季度价格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风险波动;第三,近年来,大多数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和大型设备技术改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了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产品的技术开发上,它领先于民营钢铁企业。虽然我国民营钢铁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各种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民营钢铁企业能够在我国上市,这是一个明显的证据)。 事实上,长期协议价格机制的转变已基本将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民营钢铁企业和日韩钢铁企业置于同等外部竞争条件的舞台上。在我看来,这种冲击甚至可以与中国政府决定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相提并论。中国钢铁企业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加入世贸组织前各种工业企业的综合实力。我相信,在经历了这种痛苦之后,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一定会实现凤凰涅槃,真正的世界钢铁巨头将从凤凰涅槃中崛起! 作者是资深钢铁行业专家,曾担任首钢集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标题:长协定价机制改变 中国钢企期待凤凰涅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