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阿凡达刚刚离开,而爱丽丝梦游仙境是通过接力来的。在全球观众关注屏幕内容之际,全球最著名的3d设备制造商reald于4月9日向美国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正式提交了ipo申请,标志着3d浪潮正式席卷了工业领域。
Reald等国际3d设备巨头的第一代偏光3d眼镜铸造厂大多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镜片制造商和装配工的利润还不到欧美终端售价的1/10。中国人借助《阿凡达》的东风重新诠释了“中国制造”的内涵。
目前,随着3d电视的推广,第二代快门3d眼镜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国内厂商借此机会将产品升级为“自立”,而风投(Venture Capital)的嗅觉更加灵敏,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寻求3d电视浪潮带来的丰厚回报。
中国人“拿螺丝刀”
这里有50-60名操着湖南和四川口音的工人,几个不断听到机器研磨和切割声音的工厂,以及临时租用的总经理办公室和销售部,这些都是深圳周边一家3d镜头加工厂的“财产”。光看外表,你肯定不会把它和卡梅隆的3d杰作《阿凡达》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工厂,美国和欧洲的观众很可能无法欣赏三维魔法潘多拉星球。
根据数据,北美超过70%的影院观看《阿凡达》等3d电影。这种眼镜与第二代快门3d眼镜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没有内置的电子设备,主要利用光学原理来创造立体感,所以成本不高,适合大规模销售。由于门槛较低,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工厂已经加入了“淘金热”的行列。4月13日,深圳一家3d眼镜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向本报透露,美国市场上使用的第一代偏光3d眼镜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组装的,真正的“中国制造”。
位于深圳龙岗的华东彩膜有限公司是众多台资镜片加工企业之一,拥有员工约50人。2008年,开始在深圳开展偏振3d镜头加工业务。销售部经理周4月15日说,所有的镜头原材料都来自台湾,而在《阿凡达》之前,每月的“出货量”约为10万部。《阿凡达》上映后,工厂的出货量翻了一番,今年3月售出了约20万副,全部被送往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的3d眼镜组装厂。装配工从外贸公司获得国外品牌的订单,从10万双到100万双不等,然后选择镜片加工企业与镜框加工企业合作。浙江省温州市吉隆印刷实业有限公司是华东彩膜有限公司的客户之一,其总经理洪东通主要接受上海外贸公司的订单,经营偏光3d眼镜。他表示,在第一代3d偏光眼镜产业链中,中国制造商处于“低端”,镜片原材料主要是进口的。国内厂商的3d偏光镜片主要产于日本和台湾。“中国人只拿螺丝刀。”深圳3d眼镜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更直白。
据洪东同分析,reald等3d设备巨头垄断了欧美3d眼镜市场的品牌和营销网络,国内装配工和加工商只能听其降价,利润非常微薄。目前,中距离偏振3d眼镜在北美的价格约为9美元,但最终中国装配工的售价不到1美元,甚至不到市场终端价格的1/10。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阿凡达》发酵 VC淘金3D眼镜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