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1字,读完约7分钟
编者按:主题为“想象绿色未来”的第11届中国汽车博览会即将隆重开幕。作为虎年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汽车展,此次北京汽车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跨国汽车巨头汽车销售业绩的主要增长点,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最快、最重要的新兴市场。
如果说十年前,北京车展还在为拥有一辆新车和概念车而沾沾自喜;如果说五年前,北京车展是以汽车公司的展览为荣的,具有全球A展的规格;如果说两年前,北京车展被各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所推崇,那么今年的北京车展就可以以“主人”的身份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而中国年销量超过1300万辆是其最大的自信。
此外,随着全球制造业全面向绿色工业文明转型,此次北京车展的另一个历史使命是展示汽车产业在低碳时代的新发展方向。因此,本次车展最重要的观点是:自主品牌如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谁将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汽车大战”中脱颖而出?面对欧美市场的萎缩,合资品牌如何在中国市场发挥实力?当然,最重要的是201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能否延续2009年的辉煌。
中国影响力“鼎足”北京车展
中国汽车展行业应突破以市场销售为导向和重点的业务惯性,借助自身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突破,打造中国国际汽车展对未来的新影响力
2010年第11届中国汽车博览会将于4月25日举行。自1990年第一个汽车中国以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的缩影,汽车中国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由弱变大的艰难历程,也见证了汽车消费从第一富的“奢侈品”向中产阶级的“生活必需品”和交通工具的转变。现在,站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历史转折点上,回顾和审视北京车展,面对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方向盘”,它第一次开始逐渐摆脱困惑和犹豫的影响。
“240辆车”的起点
1990年6月3日,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汽车及技术设备展览会”在全国展览会上举行。展览面积只有2万平方米,只有240辆车,其中大部分是特种工程车辆和客车,10万观众观看了展览。当时,展台上耀眼的“明星”是合资的桑塔纳和北京吉普切诺基,这两款车现在都很旧了,但当时卖得很少。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从1953年到1984年,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上被行业专家称为“中国卡车工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才初步形成了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天津李霞、北京吉普和广州标致“三大三小”的格局。直到1994年,国产汽车年产量超过25万辆。
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合资汽车企业成立,合资时代的浪潮席卷中国。随着中国汽车合资时代的开启,家用汽车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民收入的逐步增加和国产汽车规模生产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开始进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用汽车改善民生的世纪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当时,在中国汽车拥挤拥挤的展台前,观众对赛欧(Sail)、雅阁(Accord)和其他展览车的火热目光凝聚了他们对汽车生活的渴望。但是,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来看,这个引进的时代只能称之为白银时代,因为与快速增长的合资产品相比,同一时代的自主品牌实力较弱。
走向自主
从历史的转折点看北京车展,她也经历了展台主角从外国品牌到合资品牌再到自主品牌的转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工业分会会长、第十一届中国汽车工业组织委员会秘书长王霞对媒体表示,前一届北京车展主要是跨国公司的舞台;2000年,吉利加入,然后是奇瑞。后来,越来越多的独立厂商出现在北京车展上,利用车展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其中,2006年的中国汽车注定会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草根”的奇瑞、华晨、吉利、长城,被称为“国家队”的一汽、东风、SAIC,都在展台上展示了自主创新的阶段性成果。自有品牌约占所有参赛车辆的1/3,是历届北京车展中最高的。可以说,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为中国汽车找到了灵魂。
独立品牌在当年北京车展上展示的另一个特点是,产品线从过去的单一经济型汽车扩展到中高端汽车和高端汽车。红旗、奔腾、荣威等自主品牌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冲击超过20万元。此外,在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奇瑞展示了a5/isg混合动力汽车,体现了其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愿景。
今年在汽车中国,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主角。吉利在车展前宣布,吉利旗下三个子品牌共有30款参赛车型,包括8款轿车、7款掀背车、7款越野车(包括交叉交叉车型)、4款MPVs、2款跑车和2款皮卡车,展示了自主品牌从廉价车向全系列和中高端品牌转型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今年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阵营将真正与外资和合资品牌展开竞争。这一局面的确立,与2009年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引下爆炸性增长,广汽收购长风股份、长安整合昌河、哈飞等重大战略重组的顺利实施,以及吉利等企业抢占M&A海外机遇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密不可分。
合资舞蹈“中国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汽车新赛欧掀背车等合资企业自主研发成果的展示,标志着后合资时代的大门深深地打开了。
该车是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在中国严格按照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产品开发流程和全球工程及质量标准开发的国际品质汽车。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是中国汽车行业本土研发国际品牌的成功代表。它与合资时代简单引进中国制造的外国车型有很大不同,在后合资时代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合资企业作为产品的真正主导方,从R&D和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本土化为主线,整合双方母公司的全球资源,达到早期合资企业无法达到的成本控制底线。
目前,SAIC已经取得了上海通用的绝对控股权。SAIC和通用汽车还将在香港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印度等新的亚洲市场。可以说,在后合资时代,有远见的中国合资企业将有更广阔的未来。
新能源成为主流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展上,共有990辆参赛车辆,其中95辆新能源汽车将在现场展出。参展的新能源汽车占参展车辆总数的近十分之一,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创纪录的"新亮点"。无论是自主品牌制造商还是跨国汽车巨头,都将把重点放在新能源技术和中国汽车的发展战略上。
例如,雪铁龙将展示装备有第二代stt微型混合动力技术系统的世嘉,丰田将展示装备有锂离子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普锐斯,东南汽车将推出装备有外部充电混合动力系统的五门快速倒车概念车v4。吉利新能源汽车将在车展上首次亮相...这些新能源展示车涵盖了量产车、概念车、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方式,这是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的未来
中国顶级车展的机遇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长张晓宇曾表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出增长将不再是第一。一旦产量超过1000万辆,主要任务是变得更强而不是更大。首先,我们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必须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汽车工业应该尽快实施战略转型,而车展作为汽车工业的一面镜子,必然会反映这一变化。事实上,在全球汽车巨头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之前,在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举办的“国内国际车展”和“利益相关者车展”已经成为汽车巨头们不得不重视的车展。国际车展产业的这一转型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目前,2010年,凭借中国汽车市场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规模和世界最大新车市场的称号,中国汽车站在了全球国际车展的制高点,成为“历史上最受汽车巨头重视的中国车展”。在这种强大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应该从中国国际汽车展(北京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在全球汽车展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标题:中国影响力“鼎举”北京车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