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5字,读完约2分钟

富士康的管理模式带有一种特殊的传统台湾企业的痕迹:它重视合作伙伴,而不是伙伴。

在富士康,经理认为这个人可以培训,所以他继续为他工作,观察他,让他成为富士康的高级主管,企业甚至可以给他股份。然而,富士康并不在乎那些与富士康斤斤计较、10元只付9元钱的低层员工,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人是好朋友,他们是不可交换的。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为什么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接连遭遇致命事故?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与it行业的特点有关;第二个是年龄层面的代沟。第三,这是由两岸员工与企业互动的差异决定的。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富士康的员工分为高中和低年级,底层员工做非常传统的事情。现在,问题大多在底层。目前,公司的很多员工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挣的钱不多,也不想加班太多,做额外的工作。这完全是由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决定的。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日本和韩国。因此,可能会出现矛盾。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当然,这些问题也与富士康领导人郭台铭有关。富士康有明显的企业主个人特征。富士康的核心是,而郭本人则相当强硬。通常情况下,他必须把很多事情讲得非常清楚,要亲力亲为,用力过猛,绝不退缩。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富士康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加上it行业不断增加的成本压力,使得企业的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相当激烈。

就组织效益而言,不可否认的是,富士康是一家优秀的企业。然而,就企业文化而言,员工除了对组织的承诺和令人满意的表现之外,还需要一种无形的成就感。尤其是80后,他们需要被尊重,他们需要在工作之外有社交空房间。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通常,在企业中,底层员工很难分享中高层员工的成就感和实时物质奖励。中低层员工是整条生产线上的螺丝钉。与其他小工厂相比,富士康的福利和物质奖励要慷慨得多,但员工感到压力很大,失去了一些难以控制的自主权。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因此,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我们绝不能使用命令式和强制式管理。即使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应该有多一种交流方式。例如,网络之间的对等和多点通信。这也是我们在新信息时代一直强调的管理模式。

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会会长杨志红

标题:富士康弊病:控制有余 沟通不足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