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天津4月29日电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存在茶园种植集约化程度低、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等瓶颈。同时,在茶叶原料的开发、茶汤提取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工技术和包装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专家认为中国茶产业潜力与挑战并存 

这是业内专家在28日至29日于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茶咖啡饮料发展研讨会”上发表的意见。

2009年,中国大陆茶园面积达到2700多万亩,稳居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中国茶叶的平均出口价格仅为每公斤2美元左右,约为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一半,综合深加工相对落后。

专家认为中国茶产业潜力与挑战并存 

据统计,日本茶叶年产量虽然只有9万吨,不到中国的1/10,但人均年茶叶消费量约为1500克,是中国的4倍。日本的茶叶产业链已经延伸到面食、化妆品、除臭剂、茶色服装等领域。“速溶茶”已经超过矿泉水,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

专家认为中国茶产业潜力与挑战并存 

在中国台湾省,茶业也很发达,它富含矿物质,这使得“即饮茶”变成了“功能性饮料”,而“以茶代酒”的现代餐桌文化如今也很流行。

台湾大学教授、天府茶叶博物馆馆长阮说:“速溶茶具有补水、满足爱好、保健的特点。它被认为是台湾“最方便的运动饮料”和“碳酸饮料的健康替代品。”

专家认为中国茶产业潜力与挑战并存 

中国的速溶茶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年人均消费量不足10升,主要集中在冰茶、绿茶和凉茶,市场潜力巨大。

阮认为,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水平,开拓广阔的国内需求市场,是中国茶饮料市场的潜力所在。

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消费者也对乌龙茶、铁观音和其他原生茶感兴趣。“这是中国速溶茶市场的新趋势。”康师傅中央研究院院长杨说。

"住在中国大陆后,我个人最喜欢喝茶."曾在美国总部工作的杨告诉记者,中国茶最吸引他,正是因为不同地方的茶叶品种不同。

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等名扬海外。中国茶具具有鲜明的产地地域特色,以不同的茶叶品种作为品味也是国外常见的营销模式。

日本三得利公司提出“茶叶品种随季节变化”的概念,并在广告中强调原料来自著名的茶场杨认为,日本模式值得中国学习。“引导消费者尝试不同口味的茶是引领中国各地区茶产业全国市场的关键。”

标题:专家认为中国茶产业潜力与挑战并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