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8字,读完约6分钟
漫步街头,随处可见中国民生银行(以下简称“民生银行”)醒目的招牌。民生银行作为银行业的骄傲,截至2008年底,总资产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拥有25家分行和400多家网点,并与近80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净利润接近100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2%左右。被权威的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中国商业银行第二大综合竞争力。自1996年以来,民生银行仅成立了14年。14年来,民生银行为支持民营企业、银行业改革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现任董事长董文标也当选为“2009央视年度中国经济风云人物”,光彩照人,引人注目。但是历史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老人。当人们关注光环和成就时,有多少人会记得或知道民生银行的成立和建立,以及幕后为之努力的英雄和推动者?民生银行的资深人士可能连许多细节都不清楚。带着这种感觉,我决定把自己关于民生银行创建的经历用语言表达出来。
时间追溯到1994年秋天,当时我跟随郑跃文(我的大学同学,科里集团董事长,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来到北京。在一次聊天中,郑跃文说时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的胡德平也遇到了困难。作为工商联统战部的副主任,他想把工作做好,但是中国的私营企业小、散、弱、不均。工商联财力有限,无权制定政策,也无权控制资金。只有几个桂冠(注:指工商联副主席、常委、人大代表、CPPCC委员),我出海前有八年的国有银行工作经验。加入柯睿后,我创办了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了解到民营企业贷款的困难,我脱口而出:“资本是企业的血液。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基础薄弱,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资本的需求很普遍。如果由工商联牵头建立私营企业自己的银行,那么工商联和私营企业就会形成鱼与水的关系。”这个想法立即被胡德平采纳,并指示科里集团完成前期文案工作。
科里之所以被委以重任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科里的五位创始人中有四位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近十家城市信用社,它们是参与金融的最佳民营企业。受郑跃文的委托,我奉命去江西组织人完成了民营银行的可行性报告、银行章程、保荐协议以及代表工商联起草的向国务院的报告。回到江西后,我立即把陈洁娴(时任江西农业银行计划总监)、孔(时任江西农业银行信贷总监)、唐汉卿(时任江西农业银行信贷总监、时任我行信用社副行长)和朱(时任我行信用社信贷经理)叫到江西饭店,他们经常为了一个观点或措辞争论到深夜。虽然我们都是优秀的作家,但我们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文章,尤其是在当时的背景下,需要足够的理由来说服管理当局同意成立私人银行。谈论经济和政治太难了,但也不能痴迷于胃口。经过一周的努力,初稿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当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分行的负责人得知此事时,他认为我们是异想天开,并对其泼冷水。直到国务院作出答复,我们才被打动并被当作客人对待。初稿送至北京后,我的兄弟金(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政治研究室主任,后任广发银行副行长、深圳市商业银行行长、北京农村信贷银行行长)、郭子林(集团副董事长)和我的老同事(原江西农业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先后参与了文本的修订和补充。特别是周嘉欣先生加班,因病成为民生银行的一员
在此期间,胡德平同志召集了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泛海集团的卢志强、联想集团的刘传志、东方集团的张宏伟、投资中国中小企业的陈建等几位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先后在朱元饭店(原康生公馆)和大观园举办了多次座谈会。我公司的、任、欧平、吴志强和我都是学习和从事金融工作的老手。他们也是手稿的起草单位,自然成为核心成员。会议主要讨论了名称、筹备资金、发起人情况、本行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我记得德平在会上说:“在座的各位都是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我们正在做一件大事。如果你想做好工作,你必须首先有一个名字。不规则的名字会产生不好的词。我认为这叫做民生。第二,必须有机构和基金。我想先成立一个筹备办公室。你们都是赞助商,每个家庭都有几十万元。事情是这样的,这笔钱包含在原始的股份本金中。如果你做不到,你应该支持工商联的工作。我插话道:“给筹备办公室打电话不合适。”银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不得筹备,否则将是非法的。德平听了,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我们就叫它办公室吧。”会后,办公室宣布成立。这是民生银行前身中国银行历史上唯一一个有着特殊名称的非官方机构。此后,该文件经过多次修改,由时任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席的荆树平在年底前提交给副总理朱。出乎意料,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1995年1月1日,朱副总理向中国人民银行批复了《同意书》。
在这一点上,一个引起世界关注、震惊银行业、并让私营企业兴奋不已的历史性事件,在经过近半年紧张的“规划和运作”后,终于圆满结束。1995年5月23日,荆树平向媒体宣布,中国民生银行筹备组正式成立。组长由尊敬的敬叔亲自任命,对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科里集团董事长担任副组长。经过八个月的努力,1996年1月17日,中国第一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过去充满了烟雾,事情已经改变,这种情况已经变成了回忆。尽管京叔已经去世,但他作为筹备小组组长和民生银行第一任董事长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民生银行之父”;胡德平不仅是耀邦总书记的长子,也是一位深受民营企业尊敬和爱戴的领导人。他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民生银行的成立而努力,愿意做幕后英雄。民生银行的总设计师空不是别人,正是他;科里集团扮演助产士的角色;当年参与该计划的所有民营企业兄弟,除了科里(参与华夏银行重组并成为常务董事单位)外,均被成功选为民生银行的发起人。随着民生银行的上市和业绩改善,其股本增加了近100倍。以刘永好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先进分子,虽然一开始并不了解金融,但他们“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作为纲领性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孔和陈洁先现在有了自己的归宿:孔目前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协会理事;陈洁贤最近被湖南农业银行行长调到了农业总行。但是他们14年前默默无闻的工作和杰出的贡献不应被忘记。作为民生银行诞生的“发起人”之一,我一直在关注着民生银行在远方的发展和走向,我常常感谢时代提供的机遇和舞台。
标题:中国民生银行诞生始末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