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8字,读完约5分钟
2009年的最后一天,天气寒冷多风。山西首届“低碳经济发展峰会论坛”在太原落下帷幕。国家能源局、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和山西省政府高级领导出席了此次高标准论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对山西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2009年12月下旬召开的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0年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以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为战略方向,从全球角度尽早规划和推进,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培育低碳产业,加快建设低碳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体系,有序推进煤层气、天然气、焦炉气和煤制气产业的整合和集约化发展
山西能源消费形势严峻
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化石能源不仅占主导地位,而且是碳含量较高的煤炭能源。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长期徘徊在70%左右,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以煤炭为主。
对于煤炭大省山西来说,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必须承担起为全国整体发展提供能源支持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它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是重视和加强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专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山西经济和能源系统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煤炭、冶金、焦炭和电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差距大于国际水平。
山西省大多数行业,如冶金、电力、化工、耐火材料、玻璃、陶瓷等。,主要是基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一次利用。由于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山西工业整体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明显高于国内水平。同时,这一前提和历史发展模式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和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增长,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煤炭消费基础和体系。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无序开采和对煤炭资源的极度依赖也对山西的环境造成了深远的破坏。
山西低碳经济的基本要素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山西省积极加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调整和优化现有经济和能源结构,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和低碳无碳发展途径。
根据山西的特点,山西低碳经济的基本要素是:降低经济结构的能源需求,主要体现在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低能耗产业;能源供应逐步摆脱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低碳、无碳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和消费比例有所提高;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利用和转化效率大大提高;优化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显著提高工业领域的整体能效;低碳能源在交通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采用高效、先进的保温节能材料和措施,形成高效的燃气能耗系统;扩大全省森林和植被覆盖,保持和提高自然碳汇能力。
政府支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保障
由于短期经济利益、接受度、行为惯性、标准和法规等诸多障碍,低碳经济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措施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政策导向的经济激励和推动。我国政府将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低碳经济示范点,制定和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行动计划。据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息,山西在中国能源领域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并将努力把山西这个资源丰富的省份纳入国家“十二五”低碳经济示范区,为山西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消费行为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调查数据,75%的家庭用电量是由打开电脑、电视和音响等电器造成的。如果一台电脑和电视每天只使用4个小时,而在其他时间关闭,它不仅可以每年为我们节省500元钱,还可以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对消费大众的引导和教育,特别是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的引导、教育和宣传,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山西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的专家表示。改变消费模式、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而耐心的过程,也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长期目标。要影响和改变消费行为,必须有充足的低碳能源供给和便捷的低碳能源供给体系,以经济利益为驱动,以宣传教育为导向,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然而,教育,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是彻底改变习惯和追求的重要手段。
背景新闻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山西省积极加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调整和优化现有经济和能源结构,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和低碳无碳发展途径。
标题:低碳经济:山西在行动 煤炭大省的未来发展之路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