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5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成都1月19日电“三石搭锅,帐篷搭山窝”。这是攀钢集团有限公司1965年开工建设的真实写照。到20世纪90年代末,攀钢的整体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能力达到400多万吨。经过近10年的改革、改造和创新,今天,这座位于金沙江畔的象牙精雕钢城已经成为中国的钒钛之都。攀钢的发展史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改革史。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金沙江畔矗立着一座象牙雕刻的钢铁城市

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四川攀西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可与东非大裂谷和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相媲美。

然而,中国建筑商将钒钛磁铁矿送到了苏联进行鉴定,但结论是“留在矿里”。“留在矿山”意味着这个世界级的矿山不能使用。专家认为,由于钒、钛和铁的共生,钛化合物不能在炉内将渣和铁分离,高炉难以正常生产。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中国人民不能接受这个结论。此后,攀钢人不断改进和发展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解决了“泡沫渣”和粘罐等世界性重大技术难题,创造了一套普通高炉冶炼高钛钒钛磁铁矿的技术。这是中国炼铁技术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随后,攀钢开发的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突破了高钛钒钛磁铁矿高炉不能喷煤的禁区,创造了世界钒钛磁铁矿有效利用的新纪录。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钢铁已经提炼,科学研究已经延伸到下游产品。攀钢研究院副院长、钢轨专家梅东生说,1991年,攀钢“uic60 kg/m钢轨”填补了中国国际先进标准钢轨的空空白,其高强度和耐磨性超过了世界名牌产品。到20世纪末,攀钢重轨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并出口到欧美国家。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攀钢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钢铁生产基地和中国规格品种最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自主创新打造中国钒钛之都

攀西地区占世界钒资源的10%以上。攀钢钒钛的经济价值远高于钢铁,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攀钢钒钛工业也走上了创新之路。

让攀钢难以忘怀的是,1989年,攀钢与美国人讨论国际钒市场价格时,对方直言不讳地说:“你太年轻了,不能和我们谈。”1999年初,国际知名微合金钢专家、世界“钒钢之父”柯辛斯基教授了解到攀钢正在开发钒氮合金技术,他说:“20年前,德国和苏联声称掌握了钒氮合金技术,生产出了性能相同的样品,但最终没有实现大规模生产。V-N合金的工艺原理可以由高中生来写,但具体的温度、时间和真实空度却很难掌握。如果攀钢实现了工业化,我会买你们的产品。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当时,中国主要依靠进口钒,钒产品的生产技术由美国企业控制。

出路还是自主创新!十年来,攀钢在钒产品领域集中了资金、人才和设备,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研究和创新,在钒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和品种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经过一系列实验,攀钢钒研究所副所长孙赵辉等技术人员大胆提出放弃美国人使用的真正的空方法,采用更经济的“连续常压技术”进行钒氮合金的工业化生产,从而打破了国外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和工业技术研究的垄断局面。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目前,攀钢钒氮合金年产量达到2000吨,炉龄达到500多天。攀钢钒氮合金占世界总产量的50%,钒产品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际市场的20%以上。2009年,攀钢成为世界第一钒生产商,攀钢集团总经理俞当选为国际钒技术委员会主席。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随着攀枝花钢铁有限公司的钒氮合金产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市场,中国的钒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攀枝花钢铁有限公司这个微雕钢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钒钛之都。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创新的动力来自机制

攀钢董事长范表示,攀钢一贯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战略,牢固树立了走科技效益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攀钢自主创新体系分为三个“梯队”:国家技术中心、公司级科技研究团队、厂矿技术团队。国家技术中心研究重大的长期战略问题,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科技研究团队开展近期应用研究,掌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厂矿技术团队围绕本单位的技术应用开发短、平、快的实用技术。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这三个“梯队”汇聚了2万多名专业人士,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级专家25名和省级专家30名。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2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也成为了攀钢的技术“盟友”。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攀钢作为老国有企业,历史悠久,负担沉重,但每年的技术开发投资不低于上年销售收入的2%。企业还设立了科技奖励基金,奖励为攀钢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例如,对钒氮合金项目的有功人员的奖励高达80万元。

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据统计,截至目前,攀钢自主创新能力已进入中央直属企业前20名,“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设备开发”研究课题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开创中国100米长钢轨热处理的先例;三氧化二钒、高钒铁、细粒钛精矿回收等生产技术在中国领先,在世界领先;氯化二氧化钛技术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新产品年产量占钢材总量的1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0%左右。

标题:攀钢:从象牙微雕钢城走向中国钒钛之都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