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和技术攀登,长虹昨日宣布,其第一条总投资20亿美元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已正式进入全面生产阶段。长虹还宣布,将启动等离子面板扩容的增量项目,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300万块。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长虹总投资20亿美元的“红沟项目”昨天已经量产,未来还将继续扩大。长虹有望成为世界三大等离子面板制造商

中国第一条平板电视面板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

自2004年以来,平板电视取代了传统的crt电视,并开始加速发展。曾经主导全球crt电视的中国彩电行业,在与日本和韩国同行的全球竞争中日益边缘化。日本和韩国的同行依靠垄断上游面板资源获取超额利润,同时,中国等离子电视的显示成本占整机成本的80%以上。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2007年4月28日,绵阳经济开发区长虹工业园红沟等离子面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过去的三年中,它经历了项目建设启动、主厂房封顶、设备和生产线建设、批量试生产、攀成材生产等阶段。,最终实现了大规模批量生产。这也是中国第一条42英寸以上新型平板显示器的全尺寸生产线。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长虹表示,该生产线覆盖42-85英寸高清和全高清产品,产品产出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月平均80%以上,单日最高综合产品产出率达到91.21%。

与此同时,长虹昨日宣布,将在虹口项目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产能扩张,等离子面板产能将增加至300万块,这意味着长虹将成为全球三大等离子面板制造商。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平板电视预计将降价20%至30%

自长虹斥资巨资启动等离子项目以来,该项目的市场前景在业界一直存在争议。然而,在昨天的量产仪式上,许多国内彩电巨头都派出了代表加入,包括tcl、康佳、创维和海信。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长虹透露,一些彩电公司已经与他们签订了购买协议。据了解,2009年初,等离子协会原本只有长虹、松下、三星、华县、海信等少数董事。然而,由于等离子产业链率先实现了本土化,南京金世贤科技有限公司、Xi新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徐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绵阳爱萨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对等离子产业表现出了信心。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尽管长虹强调“pdp大规模生产,价格不是今天的焦点”,但大规模生产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很可能会导致平板电视市场的又一轮降价。

目前,市场上的平板电视主要是等离子和液晶显示模式。其中,等离子仅占市场的10%左右。专家表示,主要原因是等离子面板以前被外国公司控制,价格优势不明显;同时,全球等离子产业的技术和专利大多掌握在日本和韩国彩电制造商手中,成本降低有限。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大规模生产将导致成本下降,而自然机器的价格将由空室降低。”家电行业资深专家罗庆琪认为,随着国内等离子电视本土产业链的形成,平板电视可能会像上世纪90年代的大屏幕彩电一样,一次性降价20%至30%,等离子电视将迎来重塑平板电视市场的机遇。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专家意见

面板行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1月16日,tcl集团8.5代液晶面板项目在深圳启动,总投资245亿元,计划2011年第三季度试生产。在此之前,夏普、lg、三星等全球液晶面板巨头纷纷决定前往南京、广州、苏州等地打造新一代液晶项目。继合肥第六代线之后,当地企业BOE也宣布在北京建设第八代线。彩电巨头加速向液晶产业链的中上游延伸。未来几年,这些生产线将逐步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届时,面板生产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我不这么认为。”家电行业专家鲁剑波昨日表示,平板电视取代crt的工作尚未完成。

国内外市场对液晶显示屏的需求很大。显示数据显示,2009年液晶电视市场需求达到1.27亿台,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销量达到236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19%。据估计,2012年全球销量将达到1.88亿辆,复合年增长率为15%。届时,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1%,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到2011年,全球等离子电视销量预计将达到2620万台,而中国市场已超过370万台。

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据悉,2009年,长虹等离子电视出货量为4万台,预计2010年将达到50万台。

标题:国内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长虹量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