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9字,读完约3分钟
华电集团的260万吨碳减排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的关注,其在联合国cdm注册项目中的排名被推到了第十一位!
该项目背后的驱动力是英国全球碳资产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经理陈柏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诸多担忧。
“中国占据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一半以上,但作为如此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上没有发言权。”陈柏宇告诉记者。陈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交易市场,所以它在交易规则和价格制定方面的发言权很小;另一方面,中国对碳交易市场的认识和理解很薄弱。
作为参与全球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碳资产公司之一,英国商业全球与中国的许多碳交易公司一样,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英国商业全球多年来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和积累,使陈柏宇意识到中国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平台的紧迫性。
“除了我们从事cdm交易的专业公司之外,事实上,中国很少有人真正理解cdm的含义,更别说参与cdm交易了。”陈柏宇说。
然而,低碳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碳税”也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央视主持人芮·程刚为自己的碳排放份额买单。
“许多国内银行机构、投资机构和证券公司都意识到碳交易市场的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红波博士告诉本报。
据悉,BC Global已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达成协议,共同在中国培训碳交易专业人员,并将在近期对银行家、证券公司和对碳交易感兴趣的人士进行具体的操作知识培训。
“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上,专业人士并不多。我们培养专业人才,为中国碳交易平台的形成奠定基础。”陈柏宇说。
虽然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气候交易所已经成立并表达了参与碳交易业务的愿望,但它们并不掌握碳交易系统,而碳交易系统是碳交易的核心。这也是英国商业全球推动中国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平台的因素之一,因为中国已经掌握了这个复杂的碳交易系统。陈柏宇告诉记者:“碳交易体系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交易者和市场基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除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培训市场专业人士外,BC Global还积极联系中信证券(600030),试图共同探讨碳交易平台的原型。中信证券是一家具有较强业务创新能力的专业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与中信证券的互动可以促使英国商业全球更快地发现进展节奏。
此外,商业银行也是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Bbc全球正积极与四大国有银行之一进行谈判。
然而,这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正处于外热内冷的尴尬状态。虽然国电、华电、大唐等许多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碳交易的价值,但要想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许多人都熟知的商品,这一概念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
标题:英商环球:为碳交易所“奠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