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3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正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包括SAIC、一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和长城在内的许多国内汽车公司都在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2009年,多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成熟。
政策的实现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2009年,我国出台了一些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和标准,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9年2月,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财政政策鼓励在公共交通、租赁、公共服务、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首次推广使用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和推广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有效验证产品的实际性能,还能为企业提供新鲜的实验数据;同时,可以利用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加深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识,为其未来的大规模市场化做必要的准备。
2009年3月,中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全文发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进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该计划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它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即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5%左右。这一目标不仅结合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现状,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只有技术合格的产品才能享受政策支持。
2009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技术水平,本次发布的《规则》将新能源汽车产品细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阶段,相应地限制了其市场化的范围,也限制了汽车企业的准入。事实上,这一准入规则也是一个警告,即市场并不依赖于想象,它必须与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从那以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目录中,2009年有五批产品通过了审查,其中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产品更贴近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就传统能源汽车而言,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然而,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经过近10年的科技研发,国内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以及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09年,我国出台了一些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新能源汽车:充分预热 加速发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