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2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银行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虽然手机银行使用方便,但由于安全等因素,手机银行仅限于账户查询等功能。日前,交通银行手机银行“e-Mobile communication s Bank”推出新服务,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手机银行预约无卡提现,为手机银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在3g时代,3g应用与手机银行的完美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推动手机银行的快速发展。
主要银行已经推出了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之后的又一种用户友好的金融服务模式,被称为“个人电子钱包”。随着3g时代的到来,各大银行纷纷抓住3g商机,推出以3g为卖点的手机服务。例如,工行已经正式推出3g手机银行服务,而建行之前已经推出了3g手机银行体验服务。据了解,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目前,手机银行已经与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齐头并进。
在去年举行的首届移动金融服务峰会对话论坛上,各大银行的资深行业代表均表示,随着3g的发展,移动银行已经成为相关产业链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国外,如日本、韩国和美国,当地运营商和银行积极推动手机银行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业务价值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中国有数亿手机用户,但手机银行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根据2009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查报告,只有38%的人说他们已经开通了手机银行,53%的人说他们计划开通手机银行,9%的人说他们不会开通。在推出手机银行的银行中,工行手机银行用户认知度最高的比例仅为44.1%。由此可见,在中国,人们对手机银行的认识并不高。
安全性已经成为用户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手机银行发展潜力巨大,使用方便,但为什么会出现“叫好不占座”的局面呢?关键原因在于用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怀疑。
根据《2009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查报告》,安全性已经成为手机银行用户最大的担忧。其中,72.1%的受访者最担心不安全的信息传播;33%接受调查的非用户担心使用不安全和可信的传统银行。
虽然手机银行是一项新兴的便捷业务,但有关密码被盗用、资金被破坏的报道已经开始见诸报端,用户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担忧。据报道,陷阱有一些共同之处,诈骗者通常声称能够向用户提供高额贷款而无需担保和抵押。一旦人们根据骗子的指令开立新的银行账户和手机银行账户,并存入一定金额的资金,往往会被骗子骗走手机银行密码。最终,人们不仅会得到贷款,而且他们账户中的资金会很快转移到其他账户,最终失去他们的钱。
此外,调查发现,如果用户开通手机银行,他们尝试的第一个功能是支付/支付、金融查询、小额转账、手机购物中心、股票查询/销售、彩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购买和第三方存管。其中,尝试支付/支付功能的用户最多,占33.2%;其次,财务查询和小传递函数。
这表明,一方面,用户对手机银行很感兴趣,但另一方面,出于安全原因,他们只限于小额支付等功能,用户仍习惯于在柜台处理大量业务。这也是目前手机银行面临的困境。因此,要实现手机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安全性。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手机银行可预约ATM取现 3G应用提升消费者感知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