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9字,读完约3分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国内服装行业海外订单急剧萎缩,代工企业纷纷破产。松江叶燮镇,一个著名的郊区“服装之乡”,曾经面临这样的困境。然而,记者最近了解到,去年,叶水镇的服装业取得了“翻身”: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0%,比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税收同比增长31%;其中,9家大型服装针织企业的利润增长了2.5倍。

“叶榭制造”终现转机 前景依然堪忧

作为黄道婆的发祥地,素有“家家环织布机”传统的叶燮镇,近年来聚集了200多家服装针织企业和数千家车间式小工厂,其中70%以上从事出口,成为郊区最好的服装镇之一。然而,这些企业大多为外国服装品牌工作,赚取相对较少的加工费。经济危机到来后,铸造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般企业的订单损失都在50%以上,有几十家企业倒闭了。

“叶榭制造”终现转机 前景依然堪忧

上海同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博华在总结去年这几天的业绩时笑了:2009年,他管理的几家工厂的利润同比增长了一倍。关键原因在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几乎挽救了整个行业”。据报道,自去年4月1日以来,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已调整到16%,接近历史最高点。这对叶燮镇的许多出口型服装针织企业都有很大的好处。

“叶榭制造”终现转机 前景依然堪忧

专注于国内市场的春竹集团,凭借自身品牌实力和对国内市场的深入研究。去年年初,公司决定扩大产能,在不扩大工厂的情况下,将产能提高了近50%。在去年6月的交易会上,春竹推出了七、八百种新开发的服装产品,受到全国400多家经销商的好评。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春竹集团在产品设计、研发、质量控制、营销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在北京、沈阳等一、二线城市设立品牌直营店,打造“一站式”购物概念店。去年,公司生产销售针织服装近100万件,同比增长66%;该公司的羊绒衫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增加了三分之一。

“叶榭制造”终现转机 前景依然堪忧

也有一些出口企业试图转型。例如,传统的贴牌生产企业,如一堂服装和夏夜服装,积极争取国内贴牌生产订单,而其他企业则创建自己的品牌,开设专卖店。去年6月初,上海夏夜服装有限公司如愿获得了“叶下园”商标授权。从国际代工中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转向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叶燮镇数百家服装针织企业中的“第一食蟹者”。几天后,公司召开了以“夏夜元”为主题的订单会议,一下子就签下了5万多件服装的订单。截至去年7月,该公司已实现产值超过1500万元,超过了去年的总额。

“叶榭制造”终现转机 前景依然堪忧

然而,业内人士仍然担心服装针织行业的前景。一方面,可享受的政策红利已基本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一个接一个的上升,国际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业协制造的低成本优势还在挣扎。

标题:“叶榭制造”终现转机 前景依然堪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