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47字,读完约9分钟
2月26日,有报道称“四川长虹被控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对此,长虹公司发言人刘海中回应称,“长虹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的报道是虚假信息。与此同时,“实名举报人”范德军昨日向媒体表示,他将根据长虹的反应,选择是否在下一步发布更多举报材料的细节。
据悉,这一事件的重要举报者在八年内三次报道此事,并公布了一系列材料和证据。
这些材料包括“长虹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说明”、“虚假发行说明”、“四川长虹(600839)1998年报告”以及所涉及的购买者。
以下是范德军提供的报告材料中对四川长虹虚假财务报告的说明全文:
四川长虹电气有限公司(600839),1998
虚假财务报告的解释
1.四川长虹电气有限公司(600839)(以下简称四川长虹(600839))1998年产销回顾。
四川长虹(600839)1997年度报告的会计年度为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四川长虹(600839)1997年度销售收入账户的截止日期实际上是1998年1月31日。四川长虹(600839)将1998年1月1日至春节前(1998年1月31日)这段时间,在四川长虹(600839)结算的彩电销售增值税发票中,几乎找不到1998年1月1日至1998年1月31日的发票日期。《返利统计》可以清楚地判断出四川长虹(600839)1997年的实际会计年度是1997年1月7日至1998年1月31日。(见附录“返利统计”)
四川长虹(600839)为了实现1998年彩电行业的第三次大淘汰,制定了一个庞大的产销计划,彻底结束了优胜劣汰的尴尬局面:彩电年产量800万台(1998年2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产量比1997年增长50%以上)。力争达到50%的市场份额(1997年和1998年,国内彩电年销量约为1800万台,1997年长虹彩电的市场份额为35%,1997年是迄今为止市场份额最高的一年);空调整50万-80万台(套)(1998年是长虹空调整进入市场的第二年,而1997年长虹空调整vcd生产和销售计划是300万台。1998年,长虹公司的生产总值将至少超过250亿元,销售总回报(计划)将超过200亿元。
对于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四川长虹(600839)来说,实现彩电、空和vcd的年度生产计划真的很容易。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彩电行业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四川长虹(600839)电子产品在同行业中没有绝对的性价比优势,所以无论哪个厂商都可以主导和调节市场。作为四川长虹(600839)的销售人员,他亲身经历了长虹彩电价格体系的变化。1996年,四川长虹(600839)率先在全国大幅降低大屏幕彩电价格,以增加国内大屏幕彩电的市场份额。从那以后,它开始了一场持续不断的彩电价格战,先是国内品牌和进口品牌之间的价格战,然后是国内各品牌彩电之间的价格战。从1996年到2003年,长虹彩电的价格一直处于平均水平。
1998年实际销售情况如下:截至1998年2月1日,四川长虹成品库存(600839),即1997年销售库存约180万台,但1998年四川长虹半年度报告(600839)对其库存明细如下:
1998-06-30 1997-12-31
原材料1217352873.75871237526.17
在途材料4,223,362.68-
产品327,737,561.75,383,416,788.76
成品4,292,181,050.94 2,299,090,618.16
低价值消费品1,197,598.16 757,250.63
委托加工材料691,600.15-
5,843,384,047.43 3,554,502,183.72
年报中的财务数据也包含了大量的水分。从1997年四川长虹销售服务部联络处代码表可以看出,当时有140多个联络处,几乎每个联络处都设有仓库。根据当年长虹彩电的预计平均价格,2299090618.16元的报表库存平均分配到各联络处。长虹彩电在各联办仓库(由长虹公司成品总仓库管理)的库存只有6872台(金额为1642万元),这还不包括四川长虹绵阳当地庞大的库存。四川长虹1997年年报(600839)显示,1997年底彩电库存只有95万台左右。1998年2月22日,在长虹公司宏远第六会议室召开的销售服务部管理委员会主任会议上,倪董事长宣布了1997年180万台彩电的库存情况。库存彩电的价值应该在43.2亿元左右(根据当年2400元/台的平均价格估算)。从1998年2月1日到1998年6月30日,四川长虹(600839)实现了不到30亿元的销售总回报,也就是说,四川长虹(600839)没有消化去年1998年上半年的彩电库存。直到1998年6月30日,长虹空的基调还没有完全消化掉前一年的库存,而vcd的市场销量就不值一提了。1998年,四川长虹(600839)的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彩电销售收入总额,因此四川长虹(600839)不可能在1998年上半年有5160123764.03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初步判断,长虹公司(600839)1998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虚高超过20亿元,从而虚高了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见四川长虹(600839)1998年中期报告)
造成四川长虹(600839)1998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低于30亿的主要原因是:①从1998年1月1日至春节(1998年1月31日前)的旺季销售收入近20亿计算到1997年;②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记得1998年3月长虹彩电著名的“济南罢工事件”,当时长虹公司售后服务太多。济南几家大型零售商当天同时拆除了长虹的展示柜,并拒绝出售长虹彩电。长虹彩电“济南罢工事件”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对长虹彩电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直接结果是长虹1998年3月和4月的彩电销售收入较1997年同期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1998年5月和6月的彩电销售收入。
1998年8月,中国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作为长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倪采取了逆向思维,认为灾后一定会有一个火爆的家电销售市场(洪水冲走了灾民的房子,却冲不走灾民银行的存款),灾后重建是家电市场未来井喷的契机。因此,自1998年8月起,倪实施了一项轰动彩电行业和彩管行业的大举措,即收购和垄断国产彩管(25英寸、29英寸和34英寸大屏幕占80%以上,21英寸占60%以上),以达到阻断彩电同行动脉的目的(因为彩管是彩电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彩电价格的相对稳定(自1996年以来, 长虹公司掀起了一波大屏幕彩电降价浪潮)1998年,咸阳彩虹、南京华飞、上海永新、广东富迪、大连东芝等国内彩管生产厂家几乎把前几年和1998年生产的彩管全部卖出,没有离开过国内,长虹公司的彩管采购价格高于平时的采购价格。 及时从长虹公司收回货款非常重要。长虹公司将1997年获得的20亿元配股资金、自有流动资金和巨额银行贷款,改造成了成套彩电、空调整机、数百万台囤积的彩管和数百万台空成套彩电。长虹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分公司的物料主仓库扩大了仓储面积。长虹公司总部仓库爆满,到处都是租赁仓库。然而,长虹的彩电销售依然清淡,甚至1998年国庆前后的市场也不如往年。长虹的生产仍在全面展开,确保了800万台彩电的生产实现(长虹公司没有实现销售,而是按照800万台彩电的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直到1999年1月底,长虹公司才迎来彩电销售的高潮。截至1999年1月底,长虹公司已形成了500万台彩电的库存。据当时估计平均价格为2000元/台(1998年初平均价格为2400元/台,全年价格下降15%),仅彩电的总库存就高达100多亿元。同一时期,国内其他彩电生产企业也借机对彩电库存进行了彻底清理。当时市场传言长虹彩电随时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没有经销商敢大量购买长虹彩电。由于彩电销售市场疲软(与1997年相比),长虹公司销售服务部截至1998年12月31日的销售收入总额远低于80亿元(包括彩电、空音和vcd的销售收入)。长虹公司原本准备统计1999年1月1日至1998年2月整个春节期间的销售收入,但1999年1月3日左右,长虹公司销售服务办公室通知全国管理委员会(联办)(长虹公司销售部)1998年的绑定日期为1999年1月10日,要求管理委员会(联办)加强收款和冲销(根据长虹公司的电子产品管理销售结算系统,仅在此之后,从1月10日起, 1999年,销售服务处当年(1998年2月1日至1999年1月10日)的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仍不到80亿英镑。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主题: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欺诈,被控销售收入虚高50亿元
标题:范德均提供四川长虹虚假财务报告说明全文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