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1字,读完约7分钟
年底,我听了两个企业家的演讲,看了几个媒体的“高峰访谈”。在这些演讲或采访中,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争相谈论碳减排、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做一个好人,做好事,做好事”,向客户表示感谢,“承担善意”,谈论“在耶路撒冷的灵魂漫游”...听着这些高谈阔论,我不禁满心欢喜,心中有一个幻想:中国企业中国离拥有一批“自主”品牌不远了,是吗?
有些读者可能会骂我:你在开玩笑吗?中国已经有了大量的品牌。虽然它在世界上不出名,但在中国却很出名。品牌资产价值数亿、数十亿、数十亿!
在我挨骂之前,我很快就声明了:我这里提到的品牌是一个有“货”的品牌,不是一个有“名”的品牌,更不是一个有“名”的品牌。衡量标准是:消费者发自内心地信任和喜爱它,他们不会在付钱的时候皱眉头,当他们看着它的时候会感到舒服。举一个过度的例子,就像日本人对索尼电器,美国人对通用汽车,我听说他们正在死亡,不久前就要崩溃,整个国家都失去了亲人。中国有这样的品牌吗?
这,真的不是!
即使有,也不多。中国有很多名牌。如果有“著名”品牌,就没有品牌。尽管中国消费者被公认为品牌崇拜者,但他们实际上崇拜“名牌”,只要他们出名并有面子使用,不管他们是哪个品牌。
其他人会嘲笑我:每个人嘴里都有很多企业家的陈词滥调,他们每天都在冒风险。你认真对待他们吗?太好了。几年前,当我听到这样的话,我大多一笑置之,但现在,我不禁把它们当回事。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老板很有钱!
我不需要列举确切的钱数。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中国企业家应该已经积累了一些财富。目前,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抱怨,但中国企业仍在到处攻击,原因只有一个:发财!
有了钱,品牌更有可能
如果你有钱呢?它与品牌建设相关吗?这是如此相关!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学,当一个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需求依次得到满足后,他自然会转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如果他是一个企业家,在给一些钱做好事的同时,他不可避免地会想到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一个百年老店。
女士们、先生们,当一个有钱的企业家整天高谈阔论“立业”、“受人尊敬”、“百年老店”时,我们的理性之道是停下来仔细倾听:很有可能,他说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几年前叶公好龙作风的自欺欺人。
我不是指看不起那些还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和企业家,并认为他们不能真心打造品牌;相反,根据一般规则和比例原则,一个赚了差不多同样多钱的企业说它想回馈社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说它想打造一个百年品牌,让人们觉得更可信。在所谓的“原始积累”时期,虽然每个企业家都说过“诚实守信”、“社会责任”等等,并希望自己的企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大多数人只是说说而已——只要企业的利益与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相冲突,只要一些单边的自我受精营销手法不太可能被清算,他的选择就会立即改变。
“诚信”、“信用”、“互利”、“双赢”...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需要资本,也需要抵制诱惑的坚强意志。对于渴望“大锅饭”和“非凡发展”的企业家来说,这真的很难。不幸的是,我们正处在媒体渲染的“蒙牛神话”和“聚焦神话”的时代氛围中。大多数企业迫不及待地想挤出消费者的最后一枚硬币,所以他们不会直接从口袋里拿钱。在这种心态下,哪里会有真正的品牌?
品牌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它是基于这样一种关系: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本来可以赚的钱是赚不到的,必须给消费者利润;消费者愿意为这个品牌付费,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品牌要贵10% ~ 20%。这样,企业不想赚这么多钱,但消费者给了它青睐。企业和消费者是互利的,两全其美,所以他们有一个品牌。
可以认为,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和善意是所有品牌的基础;至于品牌的定位、个性和文化,这只是锦上添花。
成熟的消费者是品牌的共同创始人
然而,打造一个真正的品牌并不仅仅是企业或企业家的单方面事情。品牌是由企业和消费者拥有和创造的。只有有成熟的消费者,才能有成熟的品牌。否则,只有“名牌”(名牌),只有善于投机和操纵消费者的商人,以及各种投机者;消费者和企业的关系是今天打招呼,明天娶你的母亲;我今天尽可能地爱你,但我希望你明天永远不会重生。
这种脆弱的关系也让中国的“名牌”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他们三天不做广告,他们的产品就不会立即销售。一点都不好笑!
什么是成熟的消费者?有两个条件:一是理性,明辨是非,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人群;其次,他们有一定的购买力,愿意为质量的可靠性或他们自己的情感偏好支付有限的溢价(如果他们支付过高,他们可能成为一笔交易)。有了这样的消费者,企业就有压力和动力去认真打造品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种持久的“关系类型”,而不是一种短期的“交易类型”。
这样的消费者可以用一个近似的词来描述:中产阶级。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我们似乎听到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理性消费的客户群体正在形成。
这就是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机遇:当一群先锋赚取几乎相同的收入时,成熟的消费群体就会诞生。这是打造真正品牌的机会。换句话说,中国品牌正处于关键时刻。
中国企业能把握住吗?
资本和企业不能创造品牌和企业家
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想法不等于行动,所以企业家不等于企业。
关键在于拥有品牌梦想的企业家能否将这一梦想转化为一套行动计划,并注入企业的身体和血液。我见过的许多场景是,老板说一件事(虽然是真的),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做另一件事(甚至更真实),他们不见面,就像路人。
原因在哪里?因为企业的员工,包括职业经理人,和老板有两种心态和两个阶层。他们仍在努力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他们在经济上远非自由。他们怎么会在乎如此高调的理想?再说,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到,只要能想办法增加销售额,给自己更多的奖励,为什么要拒绝出去呢?
我发现企业家太多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立即成为店主并四处旅行。原因是:信任、授权和制度化管理...众所周知,一个品牌的成熟需要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只有有这个梦想的你才能胜任这份工作。你可以放下一切,但有一件事你不能做,那就是研究顾客的价值,倾听顾客的抱怨和抱怨。
其他企业家,尽管他们用一只手造就了企业,但实际上是他们真正身份的看门人。风险投资家和基金经理不断要求他快速绘制利润曲线,否则,每个人的脸色都会难看。资本的唯一逻辑是利润最大化,通常是短期利润——资本看到和等待的时间太长了。由资本驱动和控制的企业基本上是经济动物,因此这类企业很难打造真正的品牌。
我相信品牌是人性化的存在和产物。只有跳出原有的物质欲望和资本逻辑,愿意为荣誉、梦想和责任而奋斗的人,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品牌。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对企业有绝对控制权的创始人,或者是一个家族式或家族式的继承人;这个人,最好是傻傻的,有一些浅薄和土气的信念,不会轻易被一些花哨的新名词所打动;这个人,最好的商业生涯很长(30多年)...
标题:中国品牌徘徊在临界点上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