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6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已经有100多家汽车公司推出了电动汽车项目。除了汽车公司,许多没有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的农机公司也推出了电动汽车项目
随着“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写入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电动汽车最近突然成为热点。
专家认为,这一声明意味着,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预计将在今年大力推出。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协商,政府将提供补贴,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可能高达数万元。
各种迹象表明,电动汽车将有很大的机会。然而,中国电动汽车面临的混乱仍然令人担忧。
带充电器的车?
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和相关国家标准的缺失,近两年来许多汽车公司率先加大了电动汽车的R&D和产量,部分车型已经上市。
记者发现,去年最后一个月,上汽(600104)、海马汽车、浙江中捷汽车、BAIC等。经常在电动汽车领域做出努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203个新车目录中,新能源汽车是历史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除了东风沈峰s30、长安志祥等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外,比亚迪(市场、信息、评论)等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也在少数。这充分表明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正在加速。
目前,包括一汽、东风集团、奇瑞、吉利、海马汽车和Zotye汽车在内的国内前30大汽车公司大部分都有电动汽车发展计划。
然而,各企业推广的电池、电机和充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和规格不一致,行业内的各种开发方法也不尽相同。
"标准不一致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比亚迪公共关系经理许安表示。
就充电方式而言,目前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公司主要采用插电式充电方式,即客户将车停在充电桩或充电站,2-8小时后就可以继续行驶,而以日产、捷达、浙江康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公司正在推广“电池型”。该公司向客户出售不带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客户在买车后需要租用一个电池组。当车辆电池即将耗尽时,客户将驾驶车辆到充电站,更换另一个电池,并结算前一个电池的实际电量。
但这种差异并不是最严重的。许安给记者举了一个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例子。如果国家标准不尽快出台,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个,这最终会造成每辆车都必须配备充电器的麻烦,就像买带充电器的手机一样,这对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更不用说电池类型和型号的标准问题了。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标题:中国电动汽车乱象丛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