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73字,读完约11分钟
30%、50%、90%!铁矿石价格越来越离谱的上涨终于引起了中国国家层面的关注。商务部发言人简瑶昨日表示,商务部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手支持中国钢铁企业,但没有透露具体措施的内容和实施时间。
这是谈判史上两国政府首次联合攻击铁矿石谈判。这意味着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无疑是最“复杂和困难”的。
商业部
铁矿石谈判有政策储备
商务部发言人简瑶昨日表示,商务部认为中国的利益应该在铁矿石谈判中得到体现,主张维持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并表示将在必要时提供贸易手段支持。
简瑶表示,中国是钢铁产品的重要生产国,中国钢铁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重要的消费者应该在定价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利益应该在铁矿石谈判中得到体现。
他还表示,商务部主张维持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希望各国矿山供应商和钢铁企业能够共同维护长期协议机制,避免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
“商务部将积极支持钢铁协会和钢铁企业的谈判,包括支持必要的贸易手段。”简瑶说。但是,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方式。“由于日本和韩国的铁矿石价格尚未谈妥,目前不可能明确说出具体政策,但会有政策储备。”
商务部突然进行铁矿石谈判,不可避免的背景是国内主流钢铁企业达成一致,并联名上书国务院,希望将铁矿石谈判提升到国家层面。钢铁企业希望国家部委密切关注铁矿石谈判,并给予相应的干预,以阻止三大矿不顾市场规则随意提价;同时,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今年能实施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度。
商务部的声明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什么样的对策”自然成为最大的焦点。记者昨天采访了兰格钢铁的高级分析师张林。她表示:“事实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就参与了铁矿石谈判,但这确实是商务部首次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手。”
张林说,“很难猜测”商务部将来会采取什么措施。记者注意到,受访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贸易手段可能是主要方向."她这么认为。
就在昨晚,中国钢铁协会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声明,称其“强烈反对铁矿石生产商将价格提高80%-90%的意图”。各种迹象表明,由于各种因素,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注定是一场“不均衡的游戏”。
外国方面
中国政府不应该干预谈判
澳大利亚政府最近表示,希望中国政府不要干预中国钢铁企业和澳大利亚矿业企业之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澳大利亚贸易部长科林说,澳大利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澳大利亚要求中国的行动符合市场标准。
他重申,澳大利亚政府不会干预必和必拓、力拓等澳大利亚主要矿业公司与中国钢铁生产商之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克林认为,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是稳健的,与力拓和必和必拓谈判铁矿石价格的中国钢铁企业不应让中国政府干预谈判,也不能通过让政府干预市场来解决铁矿石谈判问题。
我的
今年涨价是有原因的
三大矿山也呈现出相当强劲的趋势。力拓在其最新年度报告中表示,2010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是对钢铁和铁矿石价格的良好预测。
力拓在昨日上午发布的年度报告中表示,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中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9%至10%的峰值。力拓表示,“如此高的增长率对钢铁和铁矿石市场将是一个积极的暗示。”
不过,力拓也表示,随着政府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消费者信心和整个经济活动能否保持持续复苏仍不得而知。力拓在报告中表示,“一些投资者预测,由于对消费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担忧,一些亚洲国家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然而,由于对就业率、房地产市场和税收负担的担忧,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消费者支出可能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表示,他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增长感到乐观。他还预测,未来15年,中国对铁矿石、铜、煤和铝的出口将继续增长。艾博年说:“当中国接近其原材料使用曲线的顶端时,预计印度将继续这一趋势,这将带来新一轮的大宗商品需求。”
3月15日,铁矿石现货价格攀升至141-142美元/吨,创下近年新高。鉴于目前的各种指控和讨论,淡水河谷表示,它已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充分准备。与过去“两次延期”的姿态相比,这位来自巴西的矿业巨头在今年的谈判中扮演了更加“强硬”的角色。
影响
钢铁企业的亏损已成定局
在疯狂的要价背后,这意味着中国钢铁行业今年可能不得不支付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从目前钢材价格上涨可以看出,钢材成本的压力将逐渐向下游转移,进口通胀的风险也在增加。
中国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根据去年的长协价格,巴西矿的价格应该在55美元左右(不包括海运)。如果价格上涨90%,这意味着价格将上涨50美元/吨。如果按去年3亿吨的进口量计算,今年的钢厂将多支付150亿美元,相当于1024亿元人民币。
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石价格上涨尤为敏感。“钢厂基本上没有利润。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今年的亏损肯定会成为定局。”昨天,钢铁行业的人们对记者痛苦地叹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仅为2.2%,钢铁企业“翻身打仗”的希望今年再次落到了空身上。
根据中国钢铁协会提供的数据,2009年统计的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只有553.88亿元。这意味着中国钢铁厂经过一年的努力,其利润只有成本增长的一半。
根据国源证券(000728)的研究,对国外矿石依赖程度高的省市有上海、江苏、浙江、湖南、河南、湖北、安徽等。与生铁产量排名前八位的钢铁企业相比,受长期超预期涨价影响较大的钢铁企业是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0808)、吕林燕钢铁股份有限公司(000932)、济钢股份有限公司(600022)、莱钢股份有限公司(600102)和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0005)。宝钢(600019)90%以上依赖进口矿山,但由于其优越的产品溢价能力,受影响比上述公司略小。
机制
铁矿石的长期价格机制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早在2008年,铁矿石谈判的传统基准价格机制就已经被撕开:在巴西淡水河谷(Vale)和日本钢厂就基准价格达成一致后,澳大利亚的“两次延期”首次打破了最初的定价惯例,没有遵循日本和巴西之间的基准价格结算。2009年,定价传统再次受到冲击,中国坚决拒绝接受三大矿业企业和日本钢厂相继协商的基准价格,至今没有明确的年度价格协议。
对此,联合金属网(United Metal Network)的最新分析报告指出,煤炭和铁矿石的价格体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2010年煤炭定价模式的变化可能预示着2010年铁矿石也将采用“弹性定价机制”,打破传统机制。
报告进一步指出,如果日本钢铁企业在2010年也对丰田、川崎等客户采用季度钢铁定价,很有可能2010年铁矿石价格也将采用季度定价方式,弹性定价意味着长期价格将更接近现货价格,焦煤价格在2010年上涨55%后,将与现货价格基本持平。
定价更接近现货市场,这是全球最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自2008年以来推出的一种新定价方法。为此,许多机构也配合铁矿石现货指数的制定,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紧随其后,推出了基于铁矿石现货指数结算的衍生品交易合约。
对于中国的钢厂用户来说,他们已经遭受到了没有年度价格合同带来的困惑。当被问及目前与矿业企业的结算价格时,几乎有一家钢厂这样说,甚至一些钢厂透露,与矿业企业的价格已经是每船的价格。
什么样的定价机制更适合供需双赢模式?这可能不仅仅是在短期内实现具体的价格上涨,这需要双方冷静地坐下来讨论。曾担任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中国区总裁的戴健最近写了一份提案:“当务之急是找到一种新的定价机制,能够正确反映铁矿石的运输成本,并鼓励投资者合理选择低成本矿作为投资目标。”
前景
铁矿石谈判正面临“崩溃”
一般来说,4月1日是铁矿石年度合同价格的传统起始日,但目前铁矿石价格谈判仍然非常困难。去年的铁矿石谈判徒劳无功。如果今年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已经存在多年的铁矿石谈判机制可能面临“崩溃”。
今年,日本钢铁公司可能会失去支持。最近,必和必拓宣布,它已与中国、日本和欧洲的买家(主要是日本钢厂)就2010年绝大部分硬焦煤产量达成价格协议。炼焦煤以前像铁矿石一样按年定价,现已改为按季度定价。
上周,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淡水河谷(Vale)明确要求将铁矿石价格提高80%至90%,并表示无意签署更多长期合同,而是促进了铁矿石的现货销售。这一声明将原本希望通过长期谈判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的中国钢铁企业置于不利地位。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现货价格将成为长期价格谈判的重要参考。今年,淡水河谷敢于提议提高80%-90%,而现货价格飙升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一增长,如果再计算上海运费,实际价格将达到140美元/吨左右,是去年的两倍。
目前,三大矿山都要求促进现货销售,因此中国钢铁企业与三大矿山之间的铁矿石谈判面临更大压力。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接受涨价还是拒绝继续谈判,铁矿石谈判的发展对国内钢铁企业都非常不利。
兰格信息研究中心的张林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钢铁消费大国,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澳大利亚和巴西等资源型经济体需要依靠中国的需求来维持繁荣。然而,作为最大的消费者,我们不仅没有享受到中国铁矿石价格的优惠,反而处处被动。为什么?
她分析说,除了全球钢铁行业对2010年钢铁走势的信心外,目前的现货价格明显高于长协价,这使得三大矿业巨头都想分享铁矿石涨价的美味大餐。她表示,三大矿业公司股东的心态,就像近年来资本市场上许多投资者的浮躁心态一样,都希望在短时间内赚到“快钱”,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至于中国的对策,在铁矿石市场方面,有资格在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数量已经从最多5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110多家。虽然这有效地控制了中国现货市场的哄抬价格和牟取暴利的混乱现象,但它仍然远远不是一个有序的市场。进一步整顿铁矿石市场秩序,减少高价抢购和投机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建议
提高钢铁工业的集中度
对于铁矿石采购,从钢铁企业连续生产过程的特点来看,更适合签订长期合同,因为现货铁矿石更容易出现波动,尤其是在上涨过程中,涨幅远远高于长期价格。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中,只有约一半被纳入长期合同采购框架。合同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长期价差使得矿业巨头难以平衡,也使得现货价格成为谈判的焦点,这对整个谈判非常不利。
她建议,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应该大大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总产能有了很大发展,但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单个企业的平均吨钢产能极低。
根据中国当局公布的800多家炼钢企业的估计,每个企业的平均炼钢能力只有63万吨左右。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供应方,2008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总份额的68.5%,而需求方是中国众多钢铁企业。谈判地位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强硬态度。
张林表示,要想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中获得同等的议价能力,就必须加快钢铁产业的整合。产业融合不仅仅追求规模扩张,还必须有效提高规模经济,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自身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平等互利的方式加强上下游的长期合作,从而真正强化我国钢铁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我们可能真的只会成为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最薄弱环节。(王
标题:钢企亏损已成定局 铁矿石谈判走向何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