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2字,读完约4分钟

昨天下午,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的具体情况。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表示,除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78家以非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正在加快调整和重组,并将在完成自身土地开发和实施项目后退出房地产业。

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规范住房市场,稳定房价”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主题,温总理和各部委官员的谆谆教诲,抚慰了人们的焦虑。“两会”结束后,许多央企以高价收购土地的英雄行为再次引起公众的焦虑:楼市会再次起飞吗?现在,在公众的一片哗然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发布了一项“退市令”,收紧了对那些没有“资格”但正在竞争进入市场的中央企业的控制。

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仔细看看SASAC、中国远洋(601919)、中信集团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给出的16家获准从事房地产的央企名单,它们都刚刚在北京赢得了高价,但没有被列入名单。根据SASAC的部署,他们可能要完成“分阶段实施项目的工作”,但将来没有机会拿土地来盖房子。由此可见,“78家央企退出房市”是实实在在的一记重拳,没有留下含糊不清的说法和空,这肯定会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首先,这一政策有望改变中央企业巨额资本不断入市推高房价的局面。中央企业有垄断经营的天然便利,也有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倾向,拥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廉价和充足的资本。在房地产暴利的诱惑下,2009年许多中央企业偏离了自己的“主渠道”,大规模进入房地产。100多家中央企业中,约70%涉及房地产。中央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大胆行为导致房地产开发成本大幅上升,“面粉比面包贵”的价格被颠倒上演。据统计,2009年,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的销售收入约占全国商品房销售收入的5%,但中央企业开发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是住房市场的晴雨表,也是房价上涨最快、泡沫积累最多的地方。如果任由中央企业争相入市,掀起风雨,不但会加剧楼市的不公平竞争,更会令稳定楼价成为空的口号。与此同时,它将推动国家和人民的财富集中在住房市场,并进一步失衡中国的经济结构。因此,对“越界”的中央企业进行约束,就相当于为重建秩序的调控提供了一把利器,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险系数。

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退市令”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避免了中央企业的集体“狂喜”,并危及中国实体经济的安全。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与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的行业,如石油、石化、电力、铁路、通信、导航、航空空、航空航天、军事等行业。事实上,中央企业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市场参与者。除了维护和增加国有资产价值的责任之外,他们还承担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如果中央企业离开他们的主业去操纵钢筋混凝土,中国的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到空的炮轰。因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重申了中央企业的“建房”资格,这相当于保持实体经济的活力,并为中国保持其发展潜力创造条件。

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有人可能会说,中央企业参与土地招标是一种市场行为,SASAC让这些中央企业退出住房市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这种提问似是而非。根据《公司法》,SASAC主要负责中央企业的人事变动和绩效评估,以及重大问题的决策。许多中央企业改变产业发展方向,这是一个重大问题,而SASAC正是时候,责无旁贷。

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目前,只要稳定房价,最大的民生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房地产吸富的趋势就能扭转,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能实现。因此,这种“退市令”对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当然,这只是对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吹来的一阵微风,至于那些央企能否退出市场而不引起其他方面的波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即使“越位”的中央企业退出,原有的房地产大鳄和热衷于“土地融资”的人依然存在,没有其他后续控制政策也于事无补。但无论如何," 78家央企退出房市"释放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信号:政府决心稳定房价,信守诺言。这不仅是对“越位”的中央企业的限制,也是对其他追逐利润者的警告。所有从火中取栗子的人都应该权衡是否应该继续在大房子里吹泡泡。

标题: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