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4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最新数据,电视购物成为2009年的投诉热点。当“利润”一词首次出现时,电视台和企业会毫不犹豫地承担风险。电视购物虚假广告屡禁不止,建立和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刻不容缓。据报道,万州区消费者委员会根据市消费者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于2010年1月11日至2月11日对电视购物现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调查揭示了电视购物中的许多问题。来自315消费者电子投诉网络的信息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不仅以其快捷方便为商家开辟了更广阔的营销渠道,也为宅男和宅女提供了一个购物平台。然而,与此同时,它的弊端也一步步显露出来。因为电视购物广告引发了诚信危机,有无数企业甚至失去了麦城;因为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即使是为健康付出代价的消费者也无处不在。那么,面对电视台铺天盖地的购物广告和商家歇斯底里的降价促销呼声,消费者该何去何从呢? 消费者投诉不断,暴露问题很多 由于“假门”的频繁出现,电视购物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据315消费者电子投诉网统计,2009年,中国电子(报价、信息、评论)商会主办的315消费者电子投诉网共收到7,090起“电视购物”投诉,据统计,有效投诉6,829起。更详细的统计数据将揭露电视购物中的问题。具体来说,电视购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功能的虚假夸大宣传上;产品质量缺陷;缺乏售后服务,错误的商品和假冒产品。 2009年电视购物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功能宣传夸大,相关投诉占总数的28.95%。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许多商家在节目中吹嘘,甚至无中生有,用疯狂的方式描述产品。如果消费者不能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他们很容易陷入商家的消费陷阱。 产品的过度宣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产品的质量缺陷。这方面的投诉高达23.71%。许多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渠道购买的产品与商家的宣传严重不符,甚至根本无法使用。例如,尹睿的广告声称其产品有1200万像素,但产品规格只有500万像素,而投诉人说拍摄的照片质量甚至比130万台相机还要差。缺乏售后服务是电视购物受到批评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关于电视购物的投诉中有23.15%是关于缺乏售后服务。许多运营商在交易完成后一切都做得很好,但是像“三包”这样的售后服务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先付款后验货的购物方式让消费者很痛苦。在电视购物的过程中,商品的真伪并不少见。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乱象丛生“利”字当头 电视购物管理如何到位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