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6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连锁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测,2010年百强连锁企业的销售增长将高于去年,达到18%左右。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总体增长率已经稳定下来

调查显示,苏宁电器集团在2009年取代国美,以1170亿元的销售规模在中国百强连锁店中排名第一。2009年,中国百强连锁店销售额增长13.5%,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1999年发布百强连锁店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小年份,首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据中国连锁加盟协会秘书长裴亮介绍,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其中汽车、家具和建筑装饰材料增长幅度较大,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粮油、肉、禽、蛋的销售在百强连锁企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百强企业的销售增长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百强连锁企业开业更加谨慎,导致销售增长势头减弱。此外,cpi在2009年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增长。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从企业自身情况来看,稳定的发展速度也是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后必然的调整过程。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外部网络资源的供给都要求企业以更稳定的速度发展。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外国资本比国内资本快

虽然内资专卖店在销售规模上占据首位,但外资连锁企业的增长率和单店绩效明显高于前者。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百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速明显高于2008年的内资和外资增速。20家外资企业的销售额和门店数分别增长20.4%和15.7%,2008年分别增长17.6%和13.1%。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这表明,国内外零售企业的实力仍大不相同。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也成为金融危机中外国连锁企业的避风港。”裴亮说道。

调查显示,目前外资企业的业态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大型超市的业态。2009年,五家经营大型超市的外资企业新开了115家店铺。2008年,这五家企业新开了68家大型超市,新店数量一年内增长了69%。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外资企业的单店绩效明显优于内资企业。2009年,国内大型超市企业平均每店销售额约为1.7亿元,而国外五家大型超市企业平均每店销售额为2.2亿元。如果扣除新店的因素,这个数字会明显增加。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二线和三线城市比一线城市快

2009年,百强企业中有47家总部设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对比不同地区前100强企业的销售业绩,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前100强企业的增长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上述一线城市的10家企业和二三线城市的20家区域性企业是从百货商店和超市中挑选出来的。前100名一线城市的销售增长率为5.3%,商店增长率为7.2%。排名前100位的二线和三线城市的销售增长和门店增长分别为19.3%和14.7%。

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此外,在百强企业中,有24家企业销售额增长超过20%,其中只有9家总部设在上述四个地方,占37%;销售增长低于10%的企业有36家,总部设在上述四地的企业有24家,占67%。

标题: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市场拓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