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6字,读完约4分钟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上海装瓶厂的“贿赂门”事件尚未了结,广州百事可乐商业贿赂案再次浮出水面。明知进口报关单上的商品编码是错误的,但想继续享受意想不到的低税率,“那就错了”。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百事可乐(中国)被控走私普通商品,并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在这起案件中,该公司的两名董事被起诉。
逃避关税111万余元
据悉,涉嫌走私的货物是可乐果提取物B,一种制造可乐的原料,供应商是美国威科美公司。
参与此事的员工黄旭仪是百事可乐的买家。根据“起诉书”,黄在2005年4月审核“可乐果提取物B”的报关资料时,发现美国供应商提供的发票中,货物的商品编码以“1302”开头,而百事公司向海关申报时使用的编码以“3302”开头。
可乐果提取物来源于热带非洲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咖啡因、微量可可豆碱、精油、糖苷和可乐碱,是可乐饮料的重要原料。
黄查阅了海关税则,发现公司使用的编码“33021010.00”有误。正确的代码应该是“13021990.99”。当时,如果用正确的代码申报进口,税率为20%,而如果用错误的代码申报进口,税率为15%。
黄将上述情况向涉案的另一名员工和采购主管进行了汇报。林向百事公司采购经理王芬强汇报了情况。王决定继续使用原来的商品编码向海关谎报。黄埔海关缉私局立案时,王在爱尔兰,拒绝配合调查。
据统计,从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百事公司进口了1万多吨可乐果提取物B,偷税111万元。公诉机关称,百事可乐、黄旭仪和董琳逃避海关监管,将普通货物走私入境,逃避应缴税款,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在“贿赂门”上增加一个新案例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反商业贿赂办公室发布的最新工作简报显示,广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百事可乐)涉嫌向超市支付展示费的商业贿赂案,被罚款70万元。
百事广州为什么行贿?谁参与了这次贿赂?涉案人员受到处罚了吗?
对于上述问题,百事可乐昨日没有给出积极回应。"事件仍在调查中,请等待公司的正式声明."昨天,百事(中国)公关总监李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了解,卷入商业贿赂案的广州百事可乐已成立14年。最近,公司也有其他问题。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7月份公布的不合格进口产品名单中,广州百事可乐公司从巴西进口的3批37.8吨浓缩橙汁被发现酵母超标,黄埔海关将其退回。
员工阻止记者参加庭审
据《南方日报》报道,昨日上午,媒体记者从法院听证会公告得知此案后赶到法院。本案被告黄旭怡和林动已被取保候审。他们穿着便装和百事公司的代表坐在被告席上,所以法庭没有试图报警。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有30多名百事可乐公司的员工前来参加,而且法庭上的所有座位都很早就挤满了人。举行了一场会外听证会的两名女记者想站起来偷听,然后走到走廊的椅子上进入法庭,但她们遭到了百事员工的粗暴阻挠和恐吓。后来,百事公司的员工实际上插上了门插销,封住了法庭。
当女记者克制地站在门外,把耳朵贴在门上继续听时,法庭外的三名百事可乐员工不断干扰和挑衅,甚至用手机在记者耳边播放音乐。在这一举动被其他记者用手机记录和谴责后,这三名天才受到了约束。
下午庭审开始前,一名女记者早早来到法庭门口排队等候,排名第一。然而,在进入法庭之前,许多百事公司的员工用他们的身体包围了女记者,并继续阻止她们出席。
在审判的最后阶段,三名被告的律师为其委托人的清白辩护。律师发言后,百事员工集体鼓掌。出于这个原因,法官不再说,“嘈杂的法庭,没有掌声”。当法官的话音刚落,百事的一名员工指着两名媒体记者说,记者偷了录音并拍了照片。记者立即反驳,但最终还是被要求离开法庭。经法庭核实,两名记者没有拍照或录音。
专家:商业贿赂成为“潜规则”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上海装瓶厂的“贿赂门”事件尚未了结,广州百事可乐商业贿赂案再次浮出水面。
"商业贿赂几乎成了购物中心的潜规则."昨天,一位连锁零售业的专家告诉媒体,产品同质化和市场产能过剩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企业竞争不是通过创造引人注目的产品,而是通过提高‘上镜率’。因此,企业必须抓住“好位置”和“好机会”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如果要抓住“好位置”,就有可能进行商业贿赂。
国内一位知名营销专家也表示,目前国内的商业环境确实不尽人意,“还有很多商业贿赂案件没有曝光”。
标题:百事“贿赂门”再添新案 商业贿赂成行业“潜规则”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