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1字,读完约3分钟
去年的铁矿石谈判实际上已经结束,今年的谈判似乎有重复同样错误的危险。
尽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炳生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中”,但钢厂几乎无法拒绝三大矿山提出的涨价要求和季度定价计划。矿井可以关闭两个月,但是钢厂的高炉不能随便关闭。铁矿石是买不到的,中国钢铁协会只能表达自己的理解。
“钢铁厂可以从矿山以临时价格购买铁矿石,以满足自身生产需要,但必须遵守协会规定的条件。”罗炳生说道。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的谈判代表宝钢(Baosteel)能在未来与三大矿山达成协议,其他钢厂仍将跟进。
一家大型钢厂的铁矿石进口部门负责人也表示:“4月份之后,我们仍可以从三大矿手中收购谢场矿,但价格尚未确定。”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与三大矿山达成协议呢?什么都没有了。那时,钢厂可能只接受矿山提出的提价要求和季度定价方案。
三大矿如此强大是有原因的。首先,随着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各国的粗钢产量也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13.5%,而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粗钢产量增长了33%。随着粗钢产量的增加,今年铁矿石供不应求。
第二,三大矿山控制了全球铁矿石运输量的70%,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操纵铁矿石市场价格。目前,天津港63.5%印度细矿石的到岸价格(600717)已达到每吨190美元左右,这使得三大矿山有信心大幅提价。
罗炳生说,铁矿石是特效药,而且矿石只能卖给钢厂,而钢厂也必须购买矿石。矿山和钢铁厂应该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但是,由于目前三大矿山都被金融资本所控制,都在尽力追求当期的最高利润,所以铁矿石具有资本属性;矿山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放弃供需双方共赢的基本原则。
著名钢铁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忠普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企业要改变铁矿石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必须立足长远,增强自身实力,增加谈判砝码。
要增强实力,首先必须加强对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控制。目前,中国能够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仅占进口总额的9%。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焦裕树表示,只有加大海外开采力度,提高股权比例,我们才有资金与三大矿商谈判。
为了增强我们的实力,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国际航运市场的控制。海运占铁矿石进口成本的很大一部分。2008年6月,从巴西和澳大利亚到上海的铁矿石海运费率分别高达108.7美元/吨和50.5美元/吨。中国铁矿石大宗运输主要由三井贸易有限公司等国际航运公司控制,三大矿山和一些国际基金也通过航运期货操纵航运市场价格,从而影响铁矿石谈判。虽然目前海运价格仍处于低位,但我们必须警惕未来的波动风险。
要增强实力,必须推进钢厂间的兼并重组,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目前的困难是,一些地方不愿意为了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而取消小型钢厂。因此,有必要从考核机制和财税制度上做出有利于并购和消除落后的制度安排。
为了增强实力,必须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去,不仅要在海外开矿以满足国内资源需求,还要在海外建更多的工厂。马忠普认为,在海外建厂不仅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资源,也更容易获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同时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
标题:铁矿石谈判或将不了了之 钢铁行业应立足长远谋发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