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化集团再次将注意力转向舟山,距离上一次投资计划受挫还不到7年。
“他们已经派人计划在刘恒建设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厂,并希望这个项目能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最近,舟山当地官员透露。
舟山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界处,水运条件便利。在这里建立炼油和化工产能,不仅可以辐射长三角等国内经济区,还可以参与东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转口贸易,在中化石油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化集团拥有巨额石油资产,包括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和国内成品油零售;如果它再次拥有炼油能力,它的石油产业链将会形成。
据了解,中化集团董事长刘德树自1998年上任以来,一直期望将公司从一个以贸易为导向的企业(综合贸易公司)转变为一个集技术、工业和贸易为一体的工业公司,打造“中国通用”。
丁晴舟山
2010年春节后,中化派出专业团队访问刘恒岛。
舟山是中化集团的福地,中化兴中石油转船公司成立于1990年。起初,它只是一家位于宁波的石油储运企业,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提供。然而,经过20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中转基地。
“这里的自然条件太好了,背靠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面向整个东北亚航运圈。它不仅能为国内市场提供服务,还能辐射日本、韩国等国家。”舟山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副主任贝路说。
为此,大约在2003年,刘德树和中化集团的其他高管计划在舟山建设一个炼油厂。最初,它们位于舟山的马坳镇。然而,由于政策限制、陆路交通和淡水资源,刘德树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应该说,政策限制是当时的关键因素。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我们必须首先遵守规则,而不是玩球。”中化集团高管表示。
然而,这种遗憾很快被其他投资者的实际行动所证实。
2008年,由香港荔湾集团投资成立的浙江舟山鹤壁化工有限公司在马坳镇诞生。它拥有一整套500万吨/年的炼油和石化工厂,专门从事进口燃料油的提炼和加工。2009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大举投资收购鹤壁化工的控股权后,该公司被舟山当地人称为“月收入1亿金”。
有鉴于此,中化集团高层决定再次投资舟山,项目规模从一开始就定在1000万吨。
据中化集团高级官员介绍,舟山群岛之间的桥梁已经建成,舟山与宁波大陆之间的跨海大桥也已经建成,自然条件比开始时优越得多,这将为新工厂的原材料配送和产品产量提供极大的便利。
“目前,我们正在做初步的研究和论证。计划一经确定,我们将尽快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力争将该项目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他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中化舟山千万吨级炼油厂待建 石油产业链将具雏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