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52字,读完约8分钟
按遥控器打电话,打开电视上网,盯着电视屏幕玩网络游戏,拿着手机看电视新闻和直播...将来,只要人们安装了网络,他们就可以同时完成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如上网、看电视、打电话和发短信。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三合一”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经过12年的游戏,三网融合的破冰时刻终于到来了。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从2010年到2012年,重点推进广播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从2013年到2015年,我们将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融合服务应用,基本形成具有适度竞争力的网络产业格局。
国务院很少制定如此高标准、高风格的计划,并发布2015年完成的“军事命令”。因此,三网融合的概念正在迅速升温,这不仅吸引了无数的眼球,也给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手机、电视、文化创意乃至证券投资等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它似乎也为市场指出了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和三网融合的主流投资。
3月5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给出了三网融合的具体时间表:力争在4月底前确定双向接入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希望在5月份获批实施。
三网融合,前景光明
美国网络专家在1996年提出的“三网融合”概念曾经震惊世界,风靡全球。此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许多发达国家也实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融合。
在中国,早在1998年,有关部门和行业就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认为它可以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用户的利益和行业自身的利益带来积极的影响。金融危机后,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国内经济的焦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已成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因此,三网融合再次被政府提上日程。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将带动不同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光纤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内的许多相关行业和企业将从中受益。三网融合是跨行业服务的大融合,它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还衍生出了更丰富的增值服务,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服务提供的范围和市场。一些机构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中国三大网络承载的信息、多媒体、娱乐和游戏收入将最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通信国家。
对于消费者来说,三网融合最简单、最有效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融合。将来,手机可以看电视和上网,而电脑也可以打电话和看电视,这将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成本节约。
据idc研究所预测,三网融合将为产业链各方带来巨大商机,未来几年投资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这将使中国gdp每年增长0.8个百分点左右,可能增加20万个就业岗位。三网融合后,将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这三个网络的整合着眼于美,很难做到
然而,三网融合并不像将三股力量揉成一股那么简单。这个诱人的未来产业,着眼于美丽,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随着网络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行业间的利益水平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所有广电集团、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暗中竞争,抢占制高点。
虽然“三网融合”已经被确立为一项国家大战略,从技术上讲,它可能没有严重的问题,但要真正实现“三网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网融合的概念于1998年提出,并被连续列入“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然而,他们都是“多哭少雨”,呼吁了十多年,但没有取得真正的进展,几乎标志着时间。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产业政策、监管制度、市场需求和利益分配机制等诸多因素。为了在一个不完全开放和不平等的市场中实现三网融合的目标,至少有四个障碍急需打破和跨越。
首先,不同行业机构和不同网络提供商的利益是矛盾的。从中长期来看,三网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为因素,即根深蒂固的行政利益受到阻碍,而技术是第二位的。从广电总局到信息产业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广播电视总部,从电信企业到电视机构,从它们到电信和中国联通,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交织在一起”和“错综复杂”并不为过。一旦三网融合,甚至涉及到国务院机构的调整,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继续分离还是合并,是否应该像国外一样成立一个通信管理委员会。所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决策层做出果断而正确的选择。
今年春节后,广西广播电视“叫停”了广西电信的iptv业务。随后有报道称,网络电视的牌照将首先发放给广电系统的企业,目前没有民营企业获得牌照的时间表。这无疑给三网融合蒙上了阴影。专家认为,在三网融合中,有必要纵向解决主管部门、行业部门和网络通信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冲突,找到两大部门和三大网络提供商可以妥协的利益平衡,解决谁是主体、谁与谁关系密切的问题,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二,操作系统的差异严重阻碍了三网融合的实施。众所周知,广播业是广电总局下属的一个政府公共部门,其运营机构由公共机构编制,基本上是公益性的。电信行业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组成,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管辖的企业组织,采用完全市场化的以盈利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它们在业务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很难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如果用行政手段把当事人“绑”在一起,就会有“拉拉扯扯”的后遗症。一些专家认为,强迫“一条线解决一切”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垄断,并损害互联网完全市场化的形式。
因此,如何协调两个不同行业组织的不同目标和利益,改变其经营性质,开展适度竞争将是一个大问题。这是一个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需要我国政府高超而灵活的协调能力。
第三,技术获取的瓶颈问题能否快速克服和突破。三网融合的最大瓶颈是接入技术的难度,即互联互通。接入网正成为制约综合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的瓶颈。目前,该行业还没有找到一种廉价且便于快速施工的接入技术。中国三大网络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各有千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兼容性难、自由无缝接入难等。因此,有必要找到三方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此外,网关和关税结算等问题也很突出,这也涉及技术困难和利益冲突。
第四,多媒体业务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时代华纳公司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内容公司,具有领先的市场导向能力和战略水平。十年前,它收购美国在线被许多人称赞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然而,由于管理框架的冲突、不同的文化理念和难以跟进的服务,它最终输给了麦城,并在去年底完全剥离了aol业务。
风景很长,应该很吸引人
目前,许多业内人士和专业人士都在解释和喊着三网融合将在五年内实现。愿望是好的,但现实可能不尽如人意。从国内外产业融合的历史实践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个层面的融合都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三网融合的道路将是曲折而漫长的,这就要求所有政府部门和产业链中的各方对持久战有充分的信心、耐心和准备。
专家指出,三网融合成功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例如,第一步是成立国务院的协调机构——通信管理委员会。这种高层次的整合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第二步是在开放整合局面并积累一定经验后,在同一个部下设不同的专业局,分别行使广播和电信的监管职能。美国的fcc就是这样一个模式。时机成熟时,需要将其充分整合为一个统一、独立的大型监管机构,履行全面监管和运营职能。目前,英国ofcom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对于广播业来说,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政企分开、网络与电台分开、生产与广播分开、公共与商业电台分开,为营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
总之,只有放弃画地为牢,主管部门和三方运营商才能舍小求大,培育一个全新的产业,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最终把中国通信信息服务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
标题:三网融合 还得过几道坎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