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3月2日,方水晶宣布,帝亚吉欧已与全兴集团的中国股东成都英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dhhbv已收购了英胜投资持有的全兴集团4%的股权。此次股权转让报相关部门批准后,dhhbv最终将持有全兴集团53%的股权,间接控制全兴集团持有的方水晶39.71%的股权。
专家认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公司收购方水晶就像是在中国传统白酒行业的中心地带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可能引发一轮外资并购中国白酒行业的“多米诺”效应,动摇中国白酒行业看似“坚不可摧”的格局。
四年的股权渗透,“留住美女”
早在20世纪90年代,外国葡萄酒就开始进入中国。经过多年的品牌培育、文化灌输和雄厚的资金注入,洋酒开始在中国炫耀,抢占国内白酒消费市场。然而,中国独特的历史积淀和饮食文化传统,尤其是作为全球稀缺资源的中国白酒,总是让外国葡萄酒被人看不起,无法替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白酒行业已成为外资几乎没有涉足的最后一个行业。因此,加快收购中国高端白酒品牌,利用其成熟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参与中国白酒行业的竞争,是国际资本争夺中国白酒市场的新战略。
帝亚吉欧是全球最大的白酒公司,进入中国已有多年,但其市场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无法超越其在中国的老对手保乐力加。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取得重大突破,必须从高增长、高利润、资源稀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白酒产业入手,加快中国白酒产业的深度干预和战略布局。资本并购已成为帝亚吉欧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式。
帝亚吉欧在中国的M&A之路并不平坦。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它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早在2005年底,帝亚吉欧就针对“香喷喷”的方水晶,为其在中国的并购指明了方向,并开始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进行渗透;2006年12月,帝亚吉欧斥资5.7亿元收购方水晶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间接持有方水晶16.87%的股份,成为方水晶第二大股东,开创了外资收购中国白酒的先例;2008年下半年,帝亚吉欧收购了全兴工业协会持有的全兴集团6%的股份,并将其在全兴集团的股份增至49%,离控制方水晶仅一步之遥;2009年9月,有传言称帝亚吉欧将继续收购全兴集团2% ~ 4%的股权,以实现进一步控制。然而,因为价格没有被讨论,方水晶一直否认它。帝亚吉欧的全面收购计划已经启动,因此自然不会就此止步。因此,采取了“追他”的政策,如果一次不成功,就会一个接一个地讨论。今年3月1日,谈判出现了转机。帝亚吉欧再次购买了全兴集团4%的股份,最终实现了“赢回美人”的愿望,从而成为方水晶的实际控制者。
帝亚吉欧煞费苦心地丰富中国白酒行业,规避中国的相关政策壁垒。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限制外商进入黄酒和名酒的产业中,名酒生产企业应由中方控制。作为全兴集团近年来创造的高端新产品,方水晶并不在著名白酒之列,而方水晶旗下的全兴酒业品牌全兴大曲已经被评为中国名酒。2008年,帝亚吉欧在全兴集团的持股比例只能增加到49%,这意味着它被这一政策所阻止。
为了突破中国产业政策的限制,帝亚吉欧千方百计打破这个“局”。今年2月28日,方水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定以6482万元的价格,将方水晶旗下全兴酒业55%的股权转让给与公司无关联的中资企业成都金瑞通实业有限公司,最终为帝亚吉欧扫清了政策障碍。
帝亚吉欧收购方水晶曲线是一笔巨大的成本。证券业专家评论称,如果此次收购最终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根据中国法律,帝亚吉欧将因持有方水晶39.71%的股权而引发要约收购,并可能进一步全面控制方水晶。整个收购价格可能高达6.24亿英镑,相当于近60亿元人民币。
为什么方水晶坚持“向下结婚”
为什么一个被称为“中国白酒第一作坊”、受国家政策保护的高端白酒品牌,经过几番波折,仍坚持要“嫁给”酒主?
业绩下滑和缺乏资金可能是方水晶资产转移和大规模外国投资的主要原因。
十年前,方水晶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营销理念在中国白酒行业大放异彩,赢得了中国高端白酒的高地。多年来,它享有无限风光,其产品知名度曾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齐头并进,市场销量不断上升。然而,毕竟它的基础是薄弱的。由于产品线单一,营销相对薄弱,销量和利润持续下降。近年来,泸州老窖“国窖1573”、洋河“蓝色经典”、沱牌曲酒“社德”和新“三剑客”都在努力追赶高端白酒市场。老“三剑客”在茅台、五粮液和剑南春的地位难以撼动,而方水晶似乎是一块“三明治蛋糕”,陷入了两难境地,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发展瓶颈。经过几年的风光,方水晶突然发现,国内高端白酒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过剩的市场和行业衰退的困难时期。
数据显示,2008年方水晶出口额近3000万元,远低于茅台近3亿元的出口额;2009年上半年,方水晶出口额大幅下降,仅为159.6万元。目前,方水晶2009年度报告尚未发布。然而,从前三季度报告来看,方水晶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仅同比下降3.48%,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4.56%。预计2009年年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主营业务不尽如人意,但方水晶投资的房地产业务非常光明,这部分缓解了方水晶的口渴。据广发证券预测,2009年方水晶“融上房”房地产项目收入可达5-6亿元。据分析,近一两年来,方水晶近一半的利润来自房地产开发,主业中的白酒有可能“输血”。方水晶对葡萄酒行业的再投资从一开始就一直犹豫不决。成都酒业甚至有传言称,60多岁的老板杨近年来无意与白酒行业对抗,而是成立了另一家投资公司来投资房地产项目。
因此,除了高收益房地产投资的诱惑之外,在方水晶高管的心目中,引入活水、振兴品牌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帝亚吉欧经常抛出“绣球花”,这相当于给方水晶“雪中送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方水晶也想借助帝亚吉欧的手来推动其运营模式的转变。
方水晶这次推出帝亚吉欧可能还有另一个深层原因。2002年,全兴集团启动管理层收购(mbo),以杨、为首的18位高管成立了成都英胜投资公司。英生投资投资约4.126亿元人民币,收购全兴集团67.7%的股权,并直接控制了方水晶。然而,英盛投资购买相应股权所需支付的4.126亿元来自管理层筹集的1.426亿元和通过信托筹集的2.7亿元。沉重的债务压力总是让高管们感到沉重,渴望摆脱它。
“为了缓解mbo带来的财务压力,引进外资套现,刺激股价上涨,进而解决问题,方水晶管理层有可能这样做。”郭进证券分析师认为是这样。
3月2日,受并购消息的影响,方水晶股票交易量大幅上升,收盘于每日最高位。
下一个“方水晶”是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白酒行业仍然受到“限制外资收购或持有全国名优白酒产业”政策的保护。国内白酒大鳄根本不重视洋酒、红酒和啤酒的影响,但仍各行其是。
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并购浪潮正在兴起,只要是盈利的行业,外资都会尽力去突破。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外资并购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对中国白酒市场持乐观态度。此次并购也将为国内白酒企业带来一个“馅饼”,也就是说,它将使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更有可能。一旦帝亚吉欧成功收购方水晶,必将扩大其国内外市场,这将提升中国白酒的国际化预期,至少为方水晶的国际化提供更顺畅的渠道和国际化的运营经验。
然而,如果外资并购不是纯粹的投资收益,它是为了其全球战略布局。那么,它所购买的品牌在M&A进程中不会是最受外国投资者重视的品牌,而该品牌背后的生产基地、网络渠道、市场份额等因素,是收购方更加重视和迫切需要的关键资源。并购后,民族品牌并非不可能“藏在雪中”,甚至“自然消失”。因此,从长远来看,方水晶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帝亚吉欧可能是一个“陷阱”。合并后,美佳静等品牌被丽华打入“冷宫”;在收购了熊猫、琅岐、活力28等本土知名品牌后,它们逐渐衰落甚至消失。毕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方水晶M&A案的影响不在于M&A本身,而在于M&A将给中国白酒企业带来的影响。这一次,帝亚吉欧巧妙地跳过了“政策限制”,成功收购了方水晶的股权,可谓“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桩并购案”,这或许标志着外资已经从观望转向全面进入中国白酒行业,外国白酒品牌在中国的进攻模式将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在传统白酒行业上演一出“狼与羊共舞”和“陆海搏击”的好戏。如果是这样,国内白酒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
一旦方水晶合并案成立,中国白酒行业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方水晶吗?因为,想走这条“捷径”进入国际市场或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国内白酒企业绝不是方水晶。我们不知道帝亚吉欧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是在白酒行业,它的目标也绝不仅限于方水晶。方水晶不会是帝亚吉欧在中国收购的最后一家白酒企业,但它可能会以方水晶为基地,继续在中国中原地区展开竞争。
方水晶被收购的消息一传出,许多白酒公司似乎都感到棘手。如今,国内高端白酒的龙头企业茅台和五粮液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它们从未与外国品牌进行过真正的市场竞争。一旦围绕他们展开这样的竞争,结果真的难以预料。
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方水晶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成为“引狼入室”的始作俑者——将外资引入中国白酒行业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吸引了海外资本巨头的蜂拥而至,“扰乱”了中国白酒行业的“纯粹”性质。
这种说法不是危言耸听。自2006年12月迪亚吉以5.7亿元收购方水晶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后,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追随脚步进入中国白酒市场:2007年5月,法国路易威登集团旗下的酩悦轩尼诗葡萄酒公司从剑南春(集团)收购四川文君酒业有限公司55%的股份,文君公司成为公司。2008年9月,世界投资集团高盛(Goldman Sachs)也参与了中国白酒M&A之战,投资5200万美元收购安徽寇子觉25%的股权;酒厂的国有产权几乎全部转让给了泰国华裔首富苏的控股公司香港易宝(后来转让给上海普创投资有限公司)。
目前,从M&A规模、品牌价值和收购价格来看,方水晶堪称“中国白酒行业的第一个M&A案例”,其对中国白酒行业未来的影响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不可预测的。虽然外国投资者收购五粮液和贵州茅台的股权比较困难,但收购和整合二、三线白酒企业和品牌可以对一线白酒品牌形成强大的包围和蚕食。
标题:洋品牌曲线收购水井坊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