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6字,读完约2分钟

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后的第十年,中国一家羽翼未丰的民营企业吉利吞并了拥有82年历史的欧洲著名豪华车品牌沃尔沃。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对于这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跨国并购,有人开玩笑说,中国的“穷小子”吞了美国福特的“富家女”;其他人开玩笑说这是“最假的”,并获得了“最安全的”。虽然大多数人称赞它,一些媒体和一些专家表示悲观。毕竟,合并只是签署了一份合同。之后,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整合和运营。现在说成功还为时过早。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起并购案再次将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使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主角,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主力军。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伟大的“鸡窝爱”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大规模海外并购从未停止过,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在海外,成功少而失败多的M&A被称为“刀尖上的游戏”。

3月的最后一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成为人们眼中最幸福的中国人。

北京时间3月28日晚9点,吉利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以下简称“福特”)正式签署合同,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并获得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国内汽车企业第一次完全收购了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全球著名汽车品牌,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收购了一个外国企业的全部股权、全部品牌和整个体系。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对于一家世界级的汽车公司来说,18亿美元似乎并不昂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行业出现了大量的合并和重组,而且有许多案例的价值远高于这18亿美元的案例。在国内,有中国汽车公司在海外采购零部件企业,也有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在海外采购零部件企业。例如,去年BAIC斥资2亿美元收购萨博汽车的部分资产,京西重工以9000万美元收购德尔福的部分资产,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然而,这个案子似乎不是小事。从一开始,它就吸引了包括国内外媒体在内的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

“吉利收购沃尔沃可以被视为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商务部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司司长李明光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吉利并不是国内汽车制造商收购海外汽车制造商的第一个案例(SAIC在2004年收购了韩国双龙),但它的影响很大。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亮甚至称这一并购案例是民营企业并购的典型案例。他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平方效应。“李书福是个很好的老板,很有开拓精神,而且有长远眼光。尽管在最初10年的苦难条件下(没有国家批准),他努力做到这一点,并从非常低端的产品开始。逐步发展,使公司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事实上,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早在2002年,李书福就提出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他已经研究了八年多,自从他第一次正式与福特沟通以来,已经将近三年了。李书福认为,吉利对沃尔沃和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福特对沃尔沃的理解,都是福特选择吉利作为沃尔沃新东家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沃尔沃是世界三大名车之一,不能用钱买。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多少钱就买不到它。”李书福认为,中国在采购和R&D的成本优势,肯定会增强沃尔沃汽车未来的全球竞争力。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对于此次收购,在李明光看来,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也是吸引沃尔沃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吉利的技术实力不如沃尔沃,但我们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这有利于重振沃尔沃品牌。”李明光说道。

李明光认为,这起并购案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振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开展跨国经营的眼光和能力。我们不能忽视私营企业在走向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振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有序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将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通过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李明光说道。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相关主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标题:吉利式并购:民企成海外并购的“新主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