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金融危机的余波依然存在,大学毕业生总数继续上升。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广东省去年出台的就业政策实际上是“在最好的家庭里长大”,这是令人惊讶的。
据报道,去年5月,广东省出台了“31条”就业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资助毕业生克服失业困难,省政府每年支出14亿元。不幸的是,许多学生和企业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就业政策,这导致大量的政府专项资金睡懒觉。
从报告来看,这些政策值得帮助和激励。例如,如果一个毕业生毕业后仍然找不到工作,他可以登记为“失业者”。登记6个月后找不到的,可按失业保险标准每月领取临时生活补贴;如果企业招收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一定数量,就可以获得社会保障补贴,如果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培训,也可以获得补贴。然而,不管这项政策有多好,如果它仅仅依靠政府文件,不能完全扎根,它将毫无价值。
在这里,宣传不到位。对广东省16名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的广东应届毕业生对就业政策有较好的了解,高达35%的毕业生不了解就业政策。大多数学生甚至说他们将“检查”一些国家政策,如“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这表明政策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深。然而,宣传只是一种促进手段,尤其是在政策执行方面。让学生知道要走多少路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顺利通过。
随着进入政府机关和机构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减少,超过70%的毕业生需要在企业工作。此外,广东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很难大规模招聘工人。这种就业趋势和需求状况,注定会有一些毕业生需要“31条”的帮助,也注定会有一些企业利用“31条”赚取双倍利润,招聘工人,获得政府补贴。因此,不仅宣传力度不够,也许我们还缺乏一个稳定释放14亿就业资金的便捷平台。
这个平台的第一个因素是就业基金是否被指定用于特殊目的。如果资金专款专用,不被挪用,有关部门将加大分配压力,千方百计让资金落到企业和毕业生身上。第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需要简化申请程序。如果申请程序过于复杂,需要加盖的各部门公章越多,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越多,在政策被放弃之前就越令人望而生畏。第三,政策的执行应该真实有效。据报道,一些学生报告说,一些农村工作的优惠政策无法落实。这是一个消极的信号,如果政策与纸面上的文字完全不同,那么政策将失去吸引力。第四,申请程序和资金落实需要完全公开。一方面,他们受到公众监督;另一方面,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政策宣传。
14亿元的就业资金是在闺房里筹集的,这不仅存在学生和企业的问题,也暴露了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应该说,就业困难越多,发放的就业资金就越多。因此,面对“闺中养”的现状,值得深思。
标题:每年14亿就业金为何没有发出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780.html